但这种方法准确吗?体液斑痕是如何“发光”的呢?又究竟为何会“发光”?
假定试验
这种试验方法是真实存在的。当司法鉴定专家需要检查犯罪现场是否存在特定的体液时,便会开展所谓的假定试验。这些试验可以为体液存在的假设提供支持,但不能作为决定性证据。由于其它一些物质也会在这些试验中发生类似的反应,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确认,司法鉴定专家一般还会开展更加严格的试验。
在众多假定试验方法中,有一类方法叫多波段光源法。鉴定专家会用特定的光线进行照射,假如存在体液,就会在照射下发光。但它们究竟是如何发光的呢?答案是,通过一种名叫“冷发光”的现象。
冷发光
冷发光指化学物质释放出光线的现象,大致分为“化学发光”和“光致发光”两种。
从名字可以看出,化学发光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的。化学发光下面还包括生物发光,即生物通过特定的新陈代谢反应发出光线。萤火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光致发光是指由光线引发的发光现象,分为荧光和磷光两种。本文中,我们只讨论荧光。
说到荧光,很多人大概会想到会在夜间发光的魔术贴、或是音乐会上的荧光棒。当能量较高的光线(短波光线)与化学物质相遇时,化学物质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光线的能量,变成激发态。但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因此电子会通过振动能量、以光能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由于部分能量在振动过程中损失掉了,此时释放出的光线能量比最初的光源能量要少,因此波长比初始光线要长(波长越长,能量越少)。
化学发光:探测血液
血液的颜色为红色或棕色,具体取决于陈旧程度,按理说很容易看见,为何我们还要用特殊的技术来寻找血液呢?因为血液可以被人擦去。但司法鉴定专家指出,即使经过了清理,一些残余的血液仍可能留存数年之久。
有好几种试验方法可以使血迹显露出来,但其中只有一种利用了冷发光原理。
有一种叫做鲁米诺的化学物质,常用于犯罪现场的血迹检测。鲁米诺可以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在该化学反应中,往往还需要用到过氧化氢。
当与少量过氧化氢混合的鲁米诺接触到血红蛋白(或者更准确地说,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红血素)时,就会呈现为为蓝色。但如果环境光线太亮,就很难看见这种光线,因此最好在暗光环境中进行试验。只有当反应持续进行下去时,才能不断发出光线。因此在必要时,需要多次喷洒鲁米诺试剂。
鲁米诺可以有效探测出血液的存在。据估算,即使 1 升水中只溶解了 1 微升血液,也可以被探测出来。要知道,光是一滴血就有 50 微升了。
光致发光:探测精液、唾液和阴道分泌物
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不需要化学试剂才能发光。相反,只要用合适的短波光线照射,它们就会发出荧光。
1919 年,伍德医生发现 ,A 类紫外光(又被他称为“黑光”)可以用于探测特定的体液。自此之后,这一技术便被人称作“伍德光”。
精液在受到波长介于 300 至 450 纳米之间、处于紫外波段的光线照射时,会发出蓝色的荧光。对人类不可见的紫外线不会与荧光发生干涉,因此司法鉴定专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斑痕。但这一技术具有一定误导性,因为皮肤、头发和布料也可以在该波段的光线照射下发出荧光。
当精液暴露在波长 430 至 470 纳米的可见光下时,会发出橙色的荧光。只要用滤光器将致光光线之外的其它光线过滤掉,就可以看到荧光了。这样就排除了其它荧光源造成的干扰。
唾液、尿液和阴道分泌物也会像精液一样发出荧光,原因都是其中存在特定的化学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质。
这些试验都是寻找证据、将受害者与嫌疑人关联起来的关键步骤。但由于这些只是假定试验,有时也会出现误差。一项研究发现,许多人都会将护手霜、肥皂、抗生素膏等其它物质误认为精液。
血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有些包含铜和铁的物质也会在使用鲁米诺试剂时产生类似的化学发光现象。
相比之下 ,DNA 检测和特定蛋白质检验法等试验方法要有力得多,给出的结果也确凿得多。
原创文章,作者:carmelaweatherl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