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柯克船长”圆梦太空,太空旅行“有意义”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器大院(ID:app-neweekly),转载自新周刊APP,作者:恺哥,原文标题:《90岁老男孩上天,英国王子看了直摇头》,头图来自《星际迷航:原初》

宇宙,最后的边境,这是属于“进取号”星舰的旅程。它未来5年的任务,是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寻新的生命与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未至之境。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Its five-year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1966年,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尚未踏出“人类的一大步”,小说家弗兰克的《沙丘》毫无悬念地摘下雨果奖的桂冠——这一年,科幻题材电视剧《星际迷航:原初》(Star Trek: The Original)正式播出,由此,史上最长寿的科幻IP之一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一代经典,《星际迷航》系列曾经影响了无数人。

不过,在剧中饰演柯克船长的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居然真的能飞上太空:2021年,在《星际迷航:原初》播出55年后,90岁的威廉·夏特纳乘坐“新谢泼德号”火箭飞向天空,完成了为期11分钟的太空旅行——他也因此打破纪录,成为“史上最年长的太空人”。 

90岁老人,这次真的上天了

《星际迷航》系列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1976年,美国宇航局(NASA)将它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从“宪法号”改名为“进取号”(Enterprise),以致敬《星际迷航》中的同名星舰;1983年,世界上第一部手机面世——而这款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发的手机,设计灵感正来源于柯克船长手中的通讯器。

阿西莫夫、马丁·路德·金、汤姆·汉克斯都是知名的“Trekkie”(粉丝称号),经典美剧《生活大爆炸》也多次致敬过电影中的情节,谢尔顿还曾经大发感慨:“我就是物理学界的威廉·夏特纳。” 

同样是《星际迷航》死忠粉的,还有身为60后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与大部分影迷不同的是,这位亿万富翁不仅客串了《星际迷航》,还真的将人们心目中的“宇宙船长”送上了太空:

2021年10月13日,贝索斯旗下的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使用可回收的“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完成了第二次载人太空飞行任务——顺带一提,“新谢泼德”这一名字,是为了致敬第一位登上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

“蓝色起源”公司在起飞前公布的乘客名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其中一个格外眼熟的名字——威廉·夏特纳。 

贝索斯给威廉·夏特纳送去了一张“太空票”,这事儿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作为《星际迷航》的粉丝,相信谁看到这一幕都将心潮澎湃:有谁能比 “探索宇宙”的柯克船长更适合上太空呢?

但人们也有疑问:让一位90岁的老人参加太空旅行,真的安全吗?

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太空旅行”,可以按照飞行难度分为4种,而威廉·夏特纳这次参加的,是被称作“在太空边缘试探”的亚轨道飞行——在大约11分钟的时间里,乘客将登上“新谢泼德”火箭,飞到离地107公里的高空,达到大气层和太空交界的“卡门线”,体验3分钟左右的失重状态、观赏外太空的景色,然后落回地面。

威廉·夏特纳参加的这种亚轨道飞行,只会在太空停留几分钟,并不会绕着轨道飞行个三四天,乘客不用自己操作飞船,也无需出舱活动,只需静静地观赏窗外的景色,因此它也被视作“对大多数人都友好”的太空体验。

在21世纪进行的多项科学研究显示,即使是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也有机会通过离心机的测试,承受在太空旅行中将遇到的N倍重力——相比生理上的身体素质,人们要担心的反而是心理上的焦虑和幽闭恐惧症。 

 当然,即使是这样的短时间飞行,对乘客也有一些基本要求:他们要能够在90秒内爬上发射塔(约7层楼梯),并在15秒内系好/解开安全带,还要在90分钟内忍住不上厕所;由于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会体验到高达5.5倍体重的压力,乘客的体重必须保持在110磅(100斤)到 223磅(202斤)之间。

所幸,威廉·夏特纳的身体很健康,并且满足上述条件——他唯一的一次“大病”,还是2016年,被误诊过一次前列腺癌。

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规定下,威廉·夏特纳和其他乘客进行了为期两天、一共14小时的培训,了解太空舱的基本操作、应急情况处理方法等,并参加了5次模拟情景演练和期末考试,然后就正式飞向了太空——

11分钟的体验结束后,这位“宇宙船长”在德克萨斯州着陆,难掩激动之情:“在浩瀚的宇宙中,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这个景色……这太不可思议了。” 

三巨头PK,卷进外太空

要说2021年是人类的“太空旅行元年”,一点也不为过。毕竟闻名世界的“商业太空旅行”三巨头,在今年都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7月11日,“三巨头”之一、70岁的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就率先登上自家公司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团结号”太空船,成功飞到了离地86公里的轨道中,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平民”——

第一次试飞就把自家老板送上太空,这一充满勇气的举动,无疑是给观望中的大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不,维珍银河面向大众发售的2022年“太空票”,立马就从25万美元涨到了45万美元(约人民币288万元)一张,目前已有超过600张票被预定。

不过,维珍银河的“太空旅行”,很快就遭到了另一巨头的暗讽。

7月20日,贝索斯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火箭升空,进入距离地面约105公里的地球亚轨道飞行。这也意味着,这趟旅行是首次超过“卡门线”(离地100公里)的平民太空之旅——卡门线由国际航空联合会制定,被国际公认为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的分界线。

“蓝色起源”公司在一则推特中,将自家的飞行计划与维珍银河进行了一番比较,并特意注明“我们的宇航员名字旁边可没有星号”,言下之意很明显:你们家飞的高度,没达到国际公认的100公里,不能算正宗的太空旅行。

“蓝色起源”的说法颇有道理。不过贝索斯所谓的“正宗旅行”,也很快被第三位巨头“碾压”了。

9月16日,马斯克旗下公司的SpaceX 猎鹰9号火箭,搭载着含有4位非专业乘客的“天龙号”飞船顺利升空——这下好了,前两家提供的都是几分钟的“亚轨道飞行”,SpaceX的4位乘客上来就直接飞过“卡门线”,并且绕轨道飞行了整整三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太空旅行”。

SpaceX的这次旅行,被命名为“灵感4号”任务(Inspiration 4 mission)

既然是真正的太空旅行,当然不是有钱就能随便参加的。这一次,SpaceX选取的4名乘客,分别象征着“领导、希望、慷慨、成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励志的传奇故事。

就拿其中两位来说,作为“希望”代表的海莉,是一位癌症康复患者——她在10岁时拿到跆拳道黑带,却发现右脚膝盖上有肿块,最后被医生诊断为骨肉瘤(骨癌),在接受了将近1年、12次的高强度化疗之后奇迹般康复,在长大后回到这家医院,成为一名医师助理。

而作为“成功”代表的企业家西恩,在一段2分20秒的视频介绍中,提到自己的父亲是在“阿波罗登月时期”,在太空总署工作的航天人员;自己还曾入选过NASA的太空人计划,但在最后关头遗憾落选,此次参加飞行,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 

在正式飞行之前,“灵感4号”的4位乘客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培训。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7点,他们都会在首席培训师莎拉·吉利斯的带领下,学着如何正确穿戴太空服、进出太空船、取用设备、使用操控按钮、做好应急预案等,甚至展开荒野团建,培养团队的默契。

黎明发射,黎明返回,“灵感4号”创造了历史——海莉·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戴着义肢上太空的癌症患者;西恩成为第四位飞上太空的黑人女性,他们也成为第一批真正实现了太空旅行的乘客。

从屡败屡战的火箭发射试验,到如今圆满实现的太空旅行梦,不得不说,人类追梦的勇气和毅力令人心潮澎湃。或许就像肯尼迪总统所说的那样:“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 

未来的太空之旅

“人类探索太空”,这一美好幻想看似遥不可及,实则就在我们身边:10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未来,3名航天员将入驻天和核心舱,体验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

航空航天技术的顺利发展,正在使太空旅行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可能——维珍银河的财报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太空旅行的累计总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的规模;《商业太空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分析》的调查也表明,60%的美国人、70%的日本人和43%的德国人都愿意尝试太空旅游。

除了欣赏风景,我们在太空能玩些什么?这些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8月24日,我国的“太空三人组”成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就在空间站玩起乐器、打起了乒乓球;10月15日,日本富豪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宣布,自己将于年底乘坐美国太空探险公司的飞船进入太空,并在国际空间站停留12天,完成《在太空中必做的100件事》清单,包括在太空站打羽毛球等;

2020年,NASA宣布将于汤姆·汉克斯合作拍摄太空电影;2021年,俄罗斯的导演克里姆·希片科就已经乘坐联盟号MS-19飞船,成功飞上了国际空间站,拍摄人类首部太空电影——这部名为《挑战》的电影,讲的正是一名医生在空间站为病重的宇航员做手术…… 

当然,这种“烧钱“的游戏,也一度引发不少人的质疑。

前段时间,比尔·盖茨在被问到为什么不投资航天领域时,就曾经暗戳戳地怼了一番商业太空旅行:“地球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眼下,我正致力于帮助世界各地的人摆脱疟疾和艾滋病等疾病的困扰,没时间管外太空的事情。”

10月13日,英国的威廉王子在接受BBC采访时也表示:“有时间飞外太空,不如拯救一下地球。”

面对这些质疑,“三巨头“之一的马斯克曾经做出正面回应:

“或许(人类)99%的资源都该用来解决地球上的问题,但我觉得1%可以用于在地球之外延续生命。设想一下,我们未来将是一个跨星球的物种,我们将拥有一个漫游太空的文明,这该多么震撼人心——如果生活只是为了解决问题,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太空旅行的争论,或许还将一直持续下去,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早已经势不可挡。

近日,中国科学院(CAS)旗下的CAS Space也宣布,目前正在开发用于商业卫星发射的火箭,并表示最早将于2024年为游客提供类似亚轨道飞行的太空服务。

1979年,“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正式出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经典之作。中译版的序中有这么一段话:

“今天,去太空旅行还是极个别科学家和富翁的特权,也许有那么一天,各家旅行社会真的推出‘太空N日游’,并标明‘炮弹车’往返呢!到时,我们或我们的后代也会观赏到美妙的太空景象。”

假如有一天去太空旅行,只能带三样东西,你会带上什么?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我们真的该提上日程了。 

参考资料

[1] Countdown: Inspiration4 Mission to Space︱Netflix

[2] William Shatner Is 90. Is Space Travel Even Safe for Him? ︱Neel V. Patel

[3] How space researchers knew that 90-year-old William Shatner didn't have to worry about his age︱Jackie Wattles

[4] Bezos and his Blue Origin crewmates trained for 14 hours. These are the requirements they had to meet. ︱CAITLIN O'KAN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器大院(ID:app-neweekly),作者:恺哥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743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