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意识到别人很少想到你之后,你就不怎么关心别人怎么看你了。”(You will become way less concerned with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you when you realize how seldom they do.)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里的这句可以随时提醒我们——其实在别人眼里,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重要。
话虽如此,但我们人类都难以压抑自以为是的冲动,换言之,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这样做的坏处非常多,最明显的问题在于,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将会变为妄想狂,认为别人都在想着你、说着你、看着你——当然,实际上并没有。进而,你慢慢就会活成别人眼中的那个虚妄的自我。
这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其对年轻群体的负面效应正在显现:对于成长于facebook、ins等环境中的青春期男女(尤其是少女),由于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身材/容貌的评价,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现象在激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Arthur C. Brooks,翻译:Yord,校对:Amanda,头图来源:《国王的演讲》剧照
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说了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大智慧:“如果我不想邀请某人进我的房子,那我也不应该让他进我的脑子。”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社交媒体已经撬开了大脑之门,侵入者络绎不绝。如果你在网上发布关于某位名人的任何只言片语,它都很可能顺着网络流向正窝在家中沙发里看手机的名人本人。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科技,而在于人性。我们天生就会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正如近乎2000年前的古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哲人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但在乎他人的意见胜过在乎自己的”,不管他们是朋友、陌生人还是敌人。
这一倾向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因此精神崩溃。我们如果极度理性,就会意识到我们过分担心别人的看法了,而这压根儿不值得担心。但是,许多人从记事起就一直揣着这种坏习惯,所以我们需要慎重对待,以改变这一思考方式。
在意他人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合理的。哲学家理查德·弗利(Richard Foley)在他的《对自己和他人的智性信任》(Intellectual Trust in Oneself and Others)一书中提及,你信任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被和你相似的人渗入和塑造,因此,无论你想不想,你都会信任他们的看法。于是,当同事说着“《鱿鱼游戏》太好看了”之时,你对这部剧的评价可能变得更好——至少会好那么一点点。
相较于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更容易被他人左右。演化明确给出了原因:几乎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们依赖关系紧密的氏族或部落并得以存活。在警察、超市等现代社会结构或设施被人类创造之前,被群体抛弃意味着死于寒冷、饥饿或食肉动物之口。这能够解释为何我们的幸福感包含他人的肯定,以及为何人脑已进化出此种反应:经历生理疼痛和被他人排斥会激活同样的神经网络。
不幸的是,想要他人认可的本能并不能完美适配于现代生活。曾经,人类曾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流放到冰天雪地的恐惧;如今,网络上的陌生人因为你一句考虑不周的话“取关”你之时,或在过路人抓拍一张你搭配不佳的着装并公开发布在Ins上加以嘲笑之时,你可能也会感到巨大的焦虑。
在最坏的情况下,对他人看法的焦虑可能会发展成消耗性恐惧,患上临床“选择恐惧症”(allodoxaphobia)。尽管这还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担忧他人看法会削弱完成日常工作的能力,如做出决策。当你思考在特定场景下做什么时——比如当众发言时,你大脑中的“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简称BIS)就会随之激活,这会帮助你审时度势、决定如何行动(尤其是会考量举止失当带来的后果)。
当你有了充分的情景意识,BIS会失效,关注奖赏的“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简称BAS)开始启动。但是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关注他人看法会让BIS保持活跃,削弱执行力。如果你总是思量此前应该说但没能说的话,这可能暗示你受到了他人看法的过度影响。
我们会担忧别人看法的原因之一在于,负面评价会导致羞耻感——被他人视为无用、无能、不光彩或不道德的感觉。因此,若我们十分看重他人眼光,就会产生这种感觉。害怕羞耻感确实说得通,因为研究明确显示,羞耻感既是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也是触发因素。人们花很大力气躲避羞耻,因此在社交媒体上释放美德信号(以某种言论显示自己站在道义一方,译者注)、给陌生人钱的行为就有了合理解释。
我们在意他人看法的这一倾向虽然生而有之,但并非不可避免。个人的蓬勃发展并非是对他人意见全然不顾,这既反常又危险,可导致傲慢综合征(hubris syndrome),甚至会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依据。但只要我们学会“减负”,许多人就能过得更好。我建议按下面的三个步骤做。
1. 提醒你自己没人在意
讽刺的是,我们因担忧别人可能怎么看自己而感觉糟糕,但实际上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无论正面或负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研究显示,我们总是会高估别人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失败的在意程度,导致过度抑制,拉低生活质量。
也许,邻居或网络上的粉丝当时如果正关注你,就会对你产生负面印象——但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在关注你。下次当你再因他人眼光而局促不安时,请提醒自己只是你在意而已。你大可想成周围每个人都是你这样的情况。
2. 对抗羞耻感
因为对羞耻感的恐惧常常会勾出对他人看法的过度关注,我们应该直面羞耻感。些许羞耻感有时是健康合理的,比如为了泄愤或因为不耐烦而口不择言。但更常见的是,这种感觉是很可笑的,举个例子,你因为忘拉裤子拉链而无地自容。
几年前,我在快上完当年第一堂90分钟的研究生课时,才意识到裤子拉链开着。绝不可能没人注意到。之后,我意识到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感到自由了——当然不是自由地重现这一场景,而是不再担心会在课堂上发生极其尴尬的意外。裤链事件之后,我想不出更糟糕的意外了,结果我放松下来,度过了很愉快的一学期。
我不是在劝你故意放飞裤链走来走去,但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在隐藏哪些令我微感尴尬的事?尝试着不要去躲避,“手刃”这让你退缩的无用羞耻感吧。
3. 停止评判他人
耶稣教导人:“不要评判,不被评判。”佛陀则说:“任何评判别人的人都会为自己挖坑。”也许你认为只有到死后才会因苛责他人而面临上帝的惩罚或因果报应,但这些说法在现世也很重要。评判他人就是承认人有资格评判另一个人,而这也是默认让他人评判你。
从这种想法中解脱出来的方法是停止评判他人,且当你偶然为之的时候,提醒自己你也可能是错的。试试这个小实验:将下周的某一天作为无评判日,在这一天不评价、只观察。不要说“这雨下得可太糟糕了”,而要说“正在下雨”;不要说“别我车的那个家伙是个蠢蛋”,而要说“那个人一定很赶时间”。这种转换非常困难,但却奇怪地让人精神振奋。你将会放下不断评判的重担,因此也会不那么担心被评判。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译者注:文章此处的原文是“Care about people’s approval/and you will be their prisoner”,意为“关注别人的看法,你就是他们的奴隶”,和《道德经》中原句所述意义并无太大关系。这里涉及一个经典的译文错误,在由外国人翻译的英文版《道德经》中,这句话的意思被理解错误,后被广泛传开)。老子无疑是想告诫世人。但随着年岁增长,我更倾向于将它解读为希望和机遇。
我意识到,由别人看法所筑起的牢笼实际由我建造、维护、监守。我因此作出了呼应上面引文的句子:抛弃别人的想法,监狱之门大敞四开。如果你被囚于羞耻感和评判之牢,请记住自由的钥匙就攥在自己手中。
(原文/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1/11/how-stop-caring-what-other-people-think-you/62067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Arthur C. Brooks,翻译:Yord,校对:Amanda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0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