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动力电池的“退休之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产经(ID:autoreport),作者:李清远,编辑:杨光,原文标题:《电池回收市场乱象调查:90%消失在小作坊,万余家回收点竟成摆设? | 汽车产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12日,宁德时代宣布对涉及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的产业园项目投资320亿元。

52天后,这一项目正式开工,创下“宜昌速度”,这则消息再次激起市场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关注热情。

今年,我国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累计退役总量超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升至78万吨。

前不久,工信部召开的“十四五”规划专题会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被再次提及。

这个市场被视为下一个风口,东方证券研报认为,到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0亿美元。企查查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今年上半年注册量同比上涨2611.2%。

尽管各路资本争相布局,但真实的市场却是鱼龙混杂:有资质的“正规军”货源吃不饱,市面上90%的电池不知所踪,最终流入黑作坊。

“整个市场处在‘混沌初开’的状态,行业标准在建设,法规监管也在完善。正规企业在价格上竞争不过小作坊。”国轩高科电池回收项目总监刘东在接受汽车产经采访时表示。

面对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退役电池”该如何处理?尚需完善的产业链,又有哪些“痛点”亟待打通?

一块动力电池的“退休之路”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215.7万辆,同比增长两倍。不仅如此,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增量连续三年超100万。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背后,伴随着大量的老旧动力电池开始逐步“退役”。

虽说叫“退役”电池,但并不是指这些电池性能已经报废。

据果壳科普,当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约80%-70%以下时,就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但80%-20%这一区间,动力电池的性能仍然可以满足很多设备的能源需要,仅当容量下降至20%后才需强制报废。

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来看,动力锂电池的有效寿命大概有4-6年,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

那么,“寿终”后的电池如何发挥余热呢?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通常有两条路径: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一般先进行梯次利用,再对无法梯次的电池进行回收再生利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刘才生对汽车产经说道。

有行业人士如此形容:“就像回收一本书,不破坏纸张,只是把书本用于其他地方,属于梯次利用;而把书本打成纸浆就属于拆解回收。”

这就是说,“梯次利用”其实是电池的再利用,对环保、安全和技术的要求都很高。只有经过检测后满足要求的电池才能进入梯次利用环节。

“当电池容量衰减在40%时会选择再生利用技术。当然,材料不同,方向也有所不同。”据刘东介绍,三元锂电池中稀有金属含量高,更多是回收再利用。而磷酸铁锂电池在梯次利用上价值会更高。

大众汽车相关人士对我们说,“大众电动车的三元锂电池经过再生利用后,能达到95%的利用率。”

虽说梯次利用与拆解回收技术相差甚远,但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而言,它们是典型的互补关系而非互斥。

九成废旧电池不知所踪,价高者得的隐秘市场

一颗小小的废弃电池,将整个行业置于尴尬的处境。

在工信部等部门的要求下,动力电池回收网点正在加速建设。截至今年10月底,171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0048个。

“这一万多家回收网点,是否具备电池的收集或收取功能?还要打个问号。”然而,根据业内人士反馈,回收点的设置更多是流于形式。

2018年至今,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共47家企业进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业内俗称“白名单企业”。

(节选部分企业名单)

实际上,真正进入回收企业的电池数量却远达不到预期。这些电池都去了哪?

“只有10%-20%的废旧电池进到正规企业,大部分电池可以说是不知所踪,流入不知名小作坊里。”刘东对我们透露。

动力电池回收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无论是环保还是消防,都意味着成本,而小作坊在这方面显然没什么负担。

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高价者得”的现象比比皆是,小作坊给出的价格更高且成本低,电池更多流向了“黑市场”,消失在小作坊之中。

汽车产经在咸鱼、转转等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以废旧汽车电池、汽车底盘回收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发现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帖子浮现出来。商品标价在10元-300元不等,但在详情介绍中都有“大量收、废旧电池、可上门”等字样。

“没进水的电池包一般按度电回收,100元-300元不等。进过水的电池包按吨回收,不同的材料价格也不同,铁锂是5000元/吨,三元锂是13000元-18000元/吨不等。”汽车产经走访发现,大多数商家都表示具体报价要视电池情况而定,但无一例外,这些“黑户”商家的价格都远超“白名单”企业的报价。

据了解,正规企业的回收价格仅有10000元/吨,甚至更低,还会单独收取服务费。相比之下,双方的竞争力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

在如此对抗之下,就出现了“正规军”回收不来足量的电池,越来越难以为继,大多数退役电池却不知所踪的现状。

亡命电池的可观利润,“正规军”企业却吃不饱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市场做不到。”当我们试图追踪这些小作坊里废旧电池的去向时,发现在低速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领域,都有废旧电池的身影。

经过梯次处理后的、剩余容量较高的电池,确实可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不过,小作坊里电池的安全性能是个显著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有隐患堆积形成。

“今年发生了六千多起电动车(两轮电动车)起火事件,其中的电池问题,很大可能就是由这种翻新小作坊流出去的。”刘才生猜测。

其实,对于小作坊式的回收企业来说,受限于成本和技术门槛,他们的优先选项还是拆解回收。

今年上半年工业金属价格大幅上涨,镍钴锰的价格不断上涨,例如镍的价格上半年上涨近50%。而三元锂电池含有大量有价金属与材料,回收的经济效益良好,利润率十分可观。

与利润率偏高形成对比的是,有资质的“白名单”企业陷入盈利难困境。

“企业如果能够收购足量的电池就没有盈利困难。盈利困难主要就是产能得不到释放,收购不到足量的电池来生产。”知情人士对我们分析。

“白名单”企业之一的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直言,现阶段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产能不足,而是能够回收到的电池数量有限。

据鲍伟统计,仅第一批上榜“白名单”的5家企业,其能处理的规模就已达到60万吨,应对目前20余万吨的报废量绰绰有余

此外,目前真正进入报废阶段的电池基本是早期进入公务系统的电动公交、出租车等已达到强制报废期的运营车辆,更多是磷酸铁锂电池。

而含有高价值金属材料的三元锂电池进入市场时间尚短,还未进入报废潮。也就是说,距离电池退役爆发点的到来还有一定时间。

而刘东等人正期待着“退役潮”的真正来临。

写在最后

尽管,大量废旧电池无法流入“正规军”,但这个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在32家动力电池回收板块上市公司中,2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逾八成。其中,21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翻番。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产业链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翔对汽车产经分析,车企的入局有利于产业链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一些车企也在积极行动。比亚迪、蔚来、北汽、特斯拉、捷豹路虎等厂商纷纷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今年9月,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了“电池回收服务”,并提醒客户:特斯拉可以回收“不再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电池”,官方会将这些锂离子电池进行100%回收再利用。

今年11月,蔚能与华友能源合作签约,双方就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再生利用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这也是蔚能“电池资产全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

采访路上,不少从业者跟我们反馈,这个行业远比想象中更为隐秘。任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增加“亡命电池”的发生概率,比如产业链上的拆解企业、新政实施前的合规公司、电池回收网点…..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部分信息参考:

放大灯《锂电池的葬礼》

万联证券《电气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动力储能双驱动,磷酸铁锂量价齐升》

新京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价每吨万元,近八成流入黑市》

科技日报《退役潮来袭,新能源电池回收“正规军”打不过“黑作坊”》

东吴证券《动力电池再生迎长周期高景气,汽车后市场龙头积极布局大步入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产经(ID:autoreport),作者:李清远

原创文章,作者:30682922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1160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