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企并购重组的步伐加速,力度加大,已经成为企业在境内外进行投资的重要方式。
一、国企并购重组的原因
(1)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需要。
(2)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效率的需要。
(3)提升规模经济水平的需要。
(4)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的需要。
(5)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性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1)获取战略机会。并购者的动因之一是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其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经营时,一个重要战略是并购那个行业中的现有企业,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发展研究部门,获得时间优势,避免了工厂建设延误的时间;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
(2)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并购重组可产生规模经济性,可接受新技术,可减少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产能力;同样,可产生规模经济性,是进入新市场的途径,扩展现存分布网,增加产品市场控制力;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开发未使用的债务能力;吸收关键的管理技能,使多种研究与开发部门融合。
(3)提高企业管理效应。企业现在的管理者以非标准方式经营,当其被更有效率的企业收购后,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当管理者自身利益与现有股东的利益更好地协调时,则可提高管理效率。如采用杠杆购买,现有的管理者的财富构成取决于企业的财务成功,这时管理者集中精力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4)降低进入新市场、新行业的门槛。为在某地拓展业务,占领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协议以较低价格购买当地的企业,达到控股目的而使自己的业务成功地在该地开展;还可以利用被并购方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员和目标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出于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开拓新业务领域,降低经营风险。
三、国企并购重组的模式选择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强,我国国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升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模式选择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用未来生存理论来看待国企并购重组。企业并购重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国企在进行并购重组中不应仅仅是形式上的并购,而应该做到文化上的“融入”。只有企业文化达到了高度一致,水乳交融,才能体现出资产重组、资源再配置的最大优势。
(2)以跨国并购作为国企对外并购的新的突破点。跨国并购越来越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首选,跨国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跨国并购也可以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新的出发点,通过跨国并购国企可以迅速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有效利用目标企业的各种现有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可以使并购方绕开初入他国市场的困难,迅速投入生产,完善和开拓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压力。同时,可以充分享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便利,也可以廉价购买资产或股权。
(3)充分发挥政府行为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作用。鉴于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关系,政府可以通过纵向的控制优势,以较低成本将散落在各处的有关企业绩效的信息整合成有力的并购信息优势。政府适当的引导、干预和牵线搭桥,可以实现对我国不健全的中介机构体系的功能替代,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现阶段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的缺陷,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并购活动。
四、国企资产重组的注意要点
1、重组的目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不是为重组而重组,也不应当是为了某项优惠政策而重组,更不是为逃避债务而重组,而是一种经济行为,目的是为最大限度地利用资产价值,不管是存量资产还是增量资产,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2、对象选择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并非是简单地将某几个企业拼凑在一起,而是要认真考虑对方企业在资源、市场等方面与本企业有较强的关联性或互补性,或者是在进入某一极富吸引力的新市场时,对方企业的重组能给本企业进入这一新市场提供一条捷径。同时,选择重组对象企业时,还必须对其历史和现状以及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避免或减少因盲目重组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3、把资产重组与企业改制、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结合起来。
上企业资产重组不是为重组而重组,而是为提高经济效益。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企业制度和经济机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②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压力不大,能力较弱,速度缓慢;③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水平很低。如果上述这几个方面没有大的改善,单纯性的企业资产重组不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根本改善。因此,必须把企业资产重组与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行。
4、非经营性资产的处置或剥离问题。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将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交给国家。因为国有企业中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是过去那种“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的体制下形成的;现在既然要将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将它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交给国家。然而,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众多的企业在资产重组时都是这样将“矛盾”上交,那么企业中剥离出来的非经营性资产将是十分庞大的,目前政府既无财力也无人力管理这部分资产,这样做势必会大大增加资产重组成本。怎么办?有一种观点认为并非如此。他们认为,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企业兴建的这些非经营性资产,如学校、幼儿园、医院、俱乐部、食堂、招待所、职工宿舍等,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企业需要它们的服务。
如果企业把它们剥离出去后,再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所花费的成本要比自己兴办花费的成本还高,这样就没有必要把它们剥离出去。以职工单身宿舍为例,如果企业住单身宿舍的职工相当多,那么兴建一幢单身宿舍楼一般要比企业给单身职工租房子合算,这时就没有必要把单身宿舍也给剥离出去;而企业只有极少数职工住单身宿舍,那么再搞专门的单身宿舍楼显然就没有必要了。幼儿园、食堂等所谓的非经营性资产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在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前,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到底哪些是非经营性资产,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而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他们认为对于确实需要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要针对不同的资产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办法
对于上述观点,先不要说妥当与否,就其中所陈述的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包袱,一直困扰着和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继续保留包袱,显然不行;要想一下子甩掉,谈何容易。怎么办?恐怕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弄不好不仅经济上出问题,而且还会引发出政治问题,影响安定团结。因此,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作过多的争论和探讨,只是在此罗列出来,供社会各界去冷静地思考。
5、防止资产重组中的跑、冒、滴、漏和贪污侵蚀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
在企业资产重组中,要防止一些企业领导人借重组之机侵吞国有资产。这就要求我们重组的几方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审计、监察机关进行监视;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总而言之,社会各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重组的过程及结果。
六、国企资产重组的一般流程
(1)成立改制工作组。
(2)提出改制申请。
(3)改制预案的制定和初审。
(4)改制方案上报审批。
(5)清产核资及产权界定 第六,资产评估。
(6)按批复的方案组织实施。
(7)办理新公司(两种公司形式)注册的相关手续。
以上就是关于国企并购重组、国企资产重组的相关介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更多关于国企重组、国企改革等咨询问题,欢迎致电中略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kir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2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