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與Airbnb的崛起興起了全世界O2O風潮,近一兩年湧現了大大小小至少上千家Uber for家政、裝修、美容美髮、按摩、醫療、停車…等題材,許多業者也成功地在投資風口上獲得了融資,但Uber模式真的可以複製到其他題目上嗎?O2O的是否適合所有題目?以下闡述本人之淺見歡迎多方討論指教。
Uber模式的適合複製在其他題材上嗎?
消費場景
做O2O必須考量消費場景的情况,從消費場景回推系統的建設,叫車本身很吃在地化半徑效率與即時性需求,所以Uber的系統設計以LBS與即時on-demand搭建架構能够在「媒合」上創造價值是顯而易見,更別說Uber還在產品内容上提供了「高檔車」的差异化特色,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倘若消費場景不是那麼重視在地化與即時性因素,例如美髮O2O,消費者更重視的是真的給我弄個好看的髮型而不是15分鐘內會有設計師來幫我剪髮。
服務標準化
選擇題目的服務標準化直接影響供給端拓展的難易度,叫車服務對於消費者來講已經有對於基本的預期(至少可以確認從A地載到B地),供給端增量的成本較小(只要會開車即可)。但其他的題目也許不適用,例如家政清潔服務,乾淨並不是一個客觀的標準,而是主觀的認定,同時消費者滿意度也會因家政人員的個性或態度而有極大落差,所以你選擇的題目服務若無法標準化,Uber for X也許能讓你一時唬得了投資人,但並不能解决用戶需求。
O2O的覈心在於透過網路解决用戶需求
网络的特性很广泛,Uber一开始的成立是透过网络解决消费者了「在地化」与「即时性」需求,因此很吃这两个因素的产业也许Uber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借镜。但网络带来的好处可不只在地化与即时性,例如美国上市家政公司「Care.com」则是透过网络解决消费者更多「信息不透明」与「方便性」的需求,消费者可以直接透过Care.com了解保母的个人化特色,减少过去需要透过中介公司一个个保母面试的麻烦。
看似网络无论如何都可以提供更多的价值,所以各种题目都适合O2O创业?
网络一定可以带给整体产业更多的价值,但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O2O创业,更明白地说,用户的确享受到因为网络所带来的效益,但你自己却是看得到吃不到。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6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