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李小白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国产新一代步枪系统首次公开亮相,期待已久的新步枪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新步枪的首次亮相是作为单兵作战系统的子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摒弃了95式步枪家族的无枪托结构,采用传统的有托结构设计。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军事大国,逐渐淘汰无托结构步枪,重拾有托结构。随着科技发展,有托结构步枪已经大幅缩短了长度,无托步枪的便携优势逐渐缩小,人们对有托与无托的争议更是愈加激烈。
国产新型自动步枪震撼亮相阅兵式
无托结构步枪的诞生
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将突击步枪作为军队的主力装备,突击步枪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升。为了减轻士兵的负重,增加步枪的灵活度,枪械设计师巧妙地设计了无枪托结构步枪。
所谓的无枪托结构并不是取消了步枪的枪托,而是将枪机组件、供弹系统等装置后移布设,步枪机匣直接抵肩,而不需要再单独设立传统的枪托。传统枪托的取消,既能为步枪减少一定的重量,还可以在不缩短枪管长度的前提下缩短枪支总长。相比有托结构步枪,无托结构步枪拥有更为友好的便携性。
无枪托结构步枪的机匣,可以看到后置的枪机组件
虽然无枪托结构并不具有多么深远意义的变革,但这种创新的设计思路获得了众多国家的青睐。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三个国家将无枪托结构步枪列为军队的制式装备。无枪托结构也不仅应用在了突击步枪,冲锋枪、霰弹枪、狙击步枪、机枪等各类枪械也均有广泛的应用。
无托步枪的优缺点
前文提到,无托结构步枪具有重量轻、长度短的优势,便于在装甲车等狭小空间内携带使用。不仅如此,无托结构步枪的握把位于弹匣前方,无托结构步枪的重心也往往会设置在握把或握把周边的位置,既能提升据枪动作的舒适感,还能允许射手在紧急情况下单手操纵步枪射击。即便是双手操枪,无托结构步枪的重心比有托步枪的重心更靠近身体,转动惯量也更小,方便快速瞄准射击。此外,无托结构步枪的抵肩部分是步枪机匣,与枪机组件在同一直线,有利于提升射击精度。
无托结构步枪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天生劣势。由于弹匣后置,使用无托结构步枪时非常不便于卧姿仰角射击。无托结构的枪机组件位于后方,如果子弹发射药燃烧不够彻底,会产生刺激性燃气干扰射手。无枪托结构步枪的抛壳窗往往都非常贴近射手面部,不允许射手换左右手射击。此外,无托步枪还存在换弹匣慢的缺陷,需要射手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弥补,无托结构步枪的枪托也不便于调节长度,需要额外加装调节装置。
无托步枪的抛壳窗往往会阻碍射手换手射击
自无托步枪诞生起,人们对有托与无托的争议就未曾中断。或许是无托步枪在特定环境下不利于战术动作的施展,美、俄两个军事大国一直坚守常规有托结构的AR与AK系列步枪。
有托与无托之争
随着研发的深入,无托结构步枪的一些缺陷得到了应对。例如,改善枪支零部件的工艺,使用新型弹药,来减少发射药燃气对射手的刺激。将抛壳窗设计为左右可调,射手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置左抛壳或者右抛壳,同时,还可改良抛壳的方向与角度,尽可能使抛出的弹壳避开射手。
尽管如此,无托结构步枪的一些缺陷仍旧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弹匣后置对实际应用的干扰。另一方面,随着枪械制造与发射药工艺的进步,传统有托结构步枪能够承受的膛压越来越大,已经完全能够在不影响射程与精度的前提下缩短枪管,从而缩短枪支的整体强度。传统有托步枪同样具备了出色的便携性,并不会存在类似于无托结构步枪的天生缺陷,综合优势看似越来越大。
现代有托步枪已经可以具备很短的长度
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无托结构步枪开始失去了各国的宠爱,有托结构步枪似乎更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使用无托结构步枪的军事大国也越来越少,法军决定进口HK416有托步枪来替换FAMAS无托步枪,英军特种部队早些年就一直在使用美国AR系列步枪,而中国同样将下一代步枪设计为有托结构。
法军的下一代制式步枪HK416F
有托与无托之争似乎在现阶段有了胜负,但并不能说无托结构步枪只是昙花一现。无托结构步枪为步枪的设计提供了创新思路,或许,在无壳弹药步枪、激光枪等新概念枪械普及之时,就是无托结构步枪重返神坛之日。(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军事小词典
无托步枪,将枪机组件、供弹系统等结构后置的步枪。省去了传统的枪托结构,机匣充当传统的枪托,用于抵肩,实现缩短枪支长度、减轻枪支重量的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