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长宁地震震中位置图
截至6月18日10时整,共记录到2.0级及以上余震62次,其中5.0-5.9级2次,4.0-4.9级3次,3.0-3.9级10次,2.0-2.9级47次,目前最大余震5.3级。
长宁地震余震分布图
长宁地震有感范围图
这次地震属于中强地震,地震有感范围大,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都感到这次地震。
长宁地震仪器烈度图
这次地震烈度也较高,据四川省地震地震局的仪器烈度图,震中地区烈度可达8度,相当一部分地区可达7度,因此造成震中地区有较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四川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那么我国地震多发区都在哪儿?
地球上地震发生的地方是不均匀的,地球上有两大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另一个是欧洲地中海到南亚的地震带,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震带上。另外在板块内部也有几个地震活动区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区,中国蒙古大三角区,伊朗地区和南欧地区。这些地区地震活动比其它地方要强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这些地区。
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
汶川地震之后,大家熟悉的南北地震带,分布在宁夏、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这个地震带位于中国蒙古大三角地震带的东缘。这次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中国还有那些地震活跃区呢?2017年发布的最新中国地震分布图告诉了我们答案。地震活跃区还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它们位于大三角区西缘。此外我国北方从辽宁到渤海、山东、江苏的郯庐断裂带,山西地震带,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也是地震活跃区。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16年6月正式实施的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把我国哪些地方可能会因为大地震造成的最大震动的可能性都标在这张图上了。其中的加速度值一般是指50年超越概率10%,也就是说50年内可能有超过10%的加速度峰值。图中颜色深浅表示可能会由地震达到的最大震动加速度峰值。这个图已经发布了五代,前几代都是以烈度表示的。其实这个图也是一种地震中长期预测。看了这张地图就知道你居住的地方的地震危险性了。这里有必要指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峰值加速度为0.1以上的地区一般位于6级以上地震震源区,也称为地震高危险区。但是目前科学水平确实无法告诉你发生多大的地震以及发生地震的准确时间和地点。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省宜宾处于高烈度区,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地区会发生这样的中强地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全球大大小小的地震统计在一起有500万次左右。其中6级或者6级以上地震大概每年有数百次,7级以上的地震大概是18次左右,8级及以上的地震每年大概有一次,偶尔也可能有两次。3级以上浅源地震人会有感,5级左右地震会造成破坏。因此破坏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我国地震分布形势和我国地震带,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带或者烈度区划比较大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要比其它地方要大,特别是在地震动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大于0.1地方,都要时刻想着会有地震灾害发生。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最重要的是房屋要加固符合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抗震要求,家具最好固定起来。也就是说要有灾害意识。
地震来临,公众应该科学正确地应对地震,不要轻信谣言,昨天和今天在宜宾地震区出现了一些地震谣言,这是历次大地震之后常常会出现的。正如前述,目前地震预测在科学上尚未突破,不可能预报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更不可能精确到几点几分。如果发现有这种预报地震的信息一定是谣言,大家不要相信,也不要去传播!
地震谣言
地震来了更要记牢一些避震常识:
如何快速判断地震的远近?地震发生时,先上下颠簸,尔后左右晃动是近震;上下颠簸不明显,以左右晃动为主的是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为近震,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近震上下颠簸和左右晃动时间差越短,说明地震离你越近,时间差1秒差8公里。比如你感觉上下颠簸10秒后就左右晃动起来,那这个地震离你有80公里远。当然振动越强烈地震越大。
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判断为大地震时,避嫌的原则是“伏地,抓牢、遮挡”,也就是立刻躲避到桌子底下,趴下并抓牢。如果是在平房或楼房的一二层时,则可力争跑出去避震,但是要用枕头等保护头部。如果是在高层建筑,则应向楼顶上跑。
躲避地震时,无论您身处何处,都要设法保护好头(用软物品,如枕头、书包、软垫等顶在头上)。首先,要迅速找到安全地点,趴在地上,用鼻呼吸,同时要尽量降低重心。
平时,我们还需准备家庭防震包。家庭防震包内应放置应急逃生绳,简易防护用具,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定期更换)等,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及巧克力等饮料、食品(定期更换);绷带、胶布、止血带等应急医药用品和个人信息卡。
我们时刻应该有灾害意识,有防灾的准备,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救命,减少伤害。
作者: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