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Alive模式
我们都知道HTTP是基于TCP的,每一个HTTP请求都需要进行三步握手。如果一个页面对某一个域名有多个请求,就会进行频繁的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所以HTTP 1.0中出现了Connection: keep-alive
,用于建立长连接,即我们所说的Keep-Alive模式。下图是普通模式和长连接模式的请求对比:
HTTP/1.0中默认使用Connection: close。在HTTP/1.1中已经默认使用Connection: keep-alive。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Keep-Alive模式更加高效,因为避免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开销。但是,如果一个连接是不会断开的,那么多个请求之间如何进行区分呢?也就是说浏览器是如何知道当前请求已经完成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对header中又添加了一个Content-Length
字段。
Content-Length
Content-Length
表示实体内容的长度。浏览器通过这个字段来判断当前请求的数据是否已经全部接收。
所以,当浏览器请求的是一个静态资源时,即服务器能明确知道返回内容的长度时,可以设置Content-Length
来控制请求的结束。但当服务器并不知道请求结果的长度时,如一个动态的页面或者数据,Content-Length
就无法解决上面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Transfer-Encoding
字段。
Transfer-Encoding
Transfer-Encoding
是指传输编码,还有一个类似的字段叫做:Content-Encoding
。两者的区别是Content-Encoding
用于对实体内容的压缩编码,比如Content-Encoding: gzip
;Transfer-Encoding
则改变了报文的格式,比如上面的问题中,当服务端无法知道实体内容的长度时,就可以通过指定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来告知浏览器当前的编码是将数据分成一块一块传递的。当然, 还可以指定Transfer-Encoding: gzip, chunked
表明实体内容不仅是gzip压缩的,还是分块传递的。最后,当浏览器接收到一个长度为0的chunked时, 知道当前请求内容已全部接收。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