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hift 3以后, 架构完全基于K8S进行了重构, 但是又有一些差异. 今天, 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
K8S 是”内核”
K8S可以认为是当代分布式系统的”内核”. 我们意识到, 一个设计良好的作业调度程序, 跨多台及其运行, 能够协调托管在其上的工作负载的状态, 自然就会促进协作, 就像Linux内核为单个主机上调度工作负载所做的那样. 遵循这一逻辑, 我们知道不同的产品会根据针对用户的不同而差异化地打造.
在很多手机, 电脑, 服务器, 甚至是树莓派上, 运行的都是相同的Linux 内核, 但是通过不同的补丁来支持多种多样的硬件.
K8S和各种各样的K8S发行版也适用于同样的模型, 通过不同类型的补丁, 来支持在K8S上面的一层.
OpenShift 是发行版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区别。OpenShift就是Kubernetes的发行版,专注于开发人员的体验,而开发人员需要开发下一代云原生应用程序。
虽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选择每1个部分并按照每个用户选择的定制方式组装它们来从Scratch 构建Linux,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大多数用户选择的抽象级别意味着他们不会从管理(甚至了解)Util-Linux版本2.31和2.33之间的差异中获得很多价值。为了更进一步,用户关心最低级别的功能(例如,只要超过最小版本号,他们就知道哪些命令/ API可用),然后提供所提供功能的列表。
这与OpenShift非常相似。OpenShift将Kubernetes打包并包含其他工具作为OpenShift认为重要且OpenShift的用户需求的功能。就像CoreOS和CentOS包含不同的工具集一样,迎合不同的用户,因此Kubernetes发行版也是如此。
OpenShift和K8S的具体区别
OpenShift 架构概述
OpenShift容器平台是一系列流行的组件和服务的集合体, 构建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ocker, 和K8S之上. OpenShift针对开发人员, 增强了以下功能:
- 远程管理
- 多租户
- 安全性增强
- 应用生命周期管理
- 自服务接口
在上图中, 从下至上, 从左至右, 展示了经过Red Hat 在基本的容器架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增强的架构:
- 基本OS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 Docker 提供了基本的容器管理API和容器镜像文件格式
- Kubernetes 管理运行容器的主机集群(实体的或虚拟的). 它通过资源(resources)来描述多容器应用是由多个资源组成的, 以及他们间如何交互
- Etcd 是一个分布式 key-value 存储, Kubernetes 通过它来存储集群内的关于容器和其他资源的配置和状态信息.
在Docker + Kubernetes 之上, OpenShift增加了容器平台所需要的其他功能. 具体包括:
- OpenShift-Kubernetes 扩展 是存储在Etcd中, 由Kubernetes管理的额外的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s). 这些额外的资源类型组成了OpenShift 内部状态和配置, 还有应用的资源.
- 容器化服务 充实了很多基础架构功能, 比如网络和认证. 这些功能有些是一直运行的, 有些是按需启动的.
- 运行时和xPaaS 是为开发者准备好的容器镜像, 每个都预配置了特定的语言运行时或数据库. 可以被用作镜像流(Image Stream)或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的框架, 库, 甚至是中间件来进行扩展. xPaaS 提供了一系列JBoss中间件产品的基础镜像, 如: JBoss EAP 和 ActiveMQ.
- DevOps 工具集和用户体验: OpenShift 为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提供了一个Web UI和CLI 管理工具, 允许配置和监控应用和OpenShift的服务和资源. Web和 CLI 都是基于相同的REST API, 这个API也可以被外部工具(如: IDE和CI平台)整合. OpenShift也可以访问外部SCM库和容器镜像库.
📓 备注: OpenShift 团队:
- 帮助K8S 完成了Namespace 和 quota功能的开发;
- 推动了RBAC 授权认证的开发
- 帮助K8S运行更多类型的应用, 并为其开发了一些卷插件(Volume Plugin)
- 相比K8S, 多了Deployment Config(DC) resource. 使用该资源可以进行参数化部署, 执行滚动部署和回滚等.
- 相比K8S, 多了Route resource. 而Router也是K8S的Ingress功能的前身.
- 相比K8S, 默认集成了SDN (Open vSwitch)
- 相比K8S, 实现了开发运维一体化.
- 纳入CoreOS
- OpenShift 3.11, 集成了Prometheus和Grafana
- 相比K8S, 增强了管理物理节点的能力
- 目前, OpenShift还和NV合作, 未来会提供基于GPU运算能力的支持.
资源类型差异
Kubernetes 资源类型:
- Pods
- Services
- Replication Controllers
- Persistent Volume (PV)
- Persistent Volume Claims (PVC)
OpenShift 资源类型:
除了以上资源类型, OpenShift 还增加了以下主要的资源类型:
- Deployment Configurations (DC) – 用于 持续交付(CD)工作流
- Build Configurations (BC) – 用于 持续集成(CI) 工作流
- Routes – 基于HAProxy, 作用类似于K8S Ingress, 但早于Ingress.
OpenShift 特有的S2I 功能
OpenShift中的Source-to-Image (S2I) 进程会从SCM仓库中拉取代码, 自动化监测代码需要哪种类型的运行时, 并从特定运行时的基础镜像启动一个pod. 在这个pod 中, OpenShift 以开发人员相同的方式来构建该应用(如, 使用maven来构建java程序). 如果构建成功, 另一个镜像会被创建, 把应用二进制附加到运行时层之上, 并把这个新镜像推送到OpenShift的内部镜像仓库中. 接下来, 可以从这个新镜像创建一个pod来运行该应用. S2I 可以看做是一个嵌入到OpenShift平台中的 CI/CD pipeline.
CI/CD pipelines 会有很多种变异, 这个pipeline会暴露在这个项目(project, 就是K8S的namespace)中, 那么它就可以被调节来满足开发人员的需求. 例如, 外部CI工具(如Jenkins)可以用于来启动和运行测试, 然后给新镜像打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label), 并推送到QA或生产环境. 随着时间推移, 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一个公司可以创建他们自己的pipeline模板, 包括自定义的构建器和部署器.
总结
OpenShift 平台相比K8S, 具有以下特性:
- 自服务平台;
- 多语言, 多中间件, 数据库支持
- 高可用, 可伸缩性
- 也是开源的(Red Hat收取服务费)
- 安全 (基于: RBAC, LDAP, 主机, 网络, 容器各个层面的加固)
- 动态存储管理
- 企业级
- 日志整合/ 监控整合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0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