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yuri,原文标题:《林生斌宣布了一条私人消息,怎么会演变成一起公共事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6月30日深夜,“杭州保姆纵火案”当事人之一林生斌在微博发布消息,宣布自己再婚生女,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引发了舆论的持续热议。
林生斌官宣动态刚刚发布时,社交媒体中大多是正面的支持与祝福。但随着事件的发酵,有关林生斌“营销深情人设”“与岳父母反目”“私吞赔款”等负面消息被陆续爆出,甚至出现“镇魂井”等玄学方面的讨论。
这期间,林生斌清空抖音和淘宝店铺,一度关闭微博评论区,并在7月8日连发多条微博回应,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但并未平息质疑。
截至7月12日上午10点,“林生斌官宣再婚生女”事件的时间线。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从舆情传播角度来看,林生斌,一起社会恶性事件的受害方,为何会因为一条私人消息的宣布而遭遇如此激烈的对抗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私人与公共的边界又是如何被打破的?本期全媒派将从林生斌的“人设坍塌”说起,试图分析以上问题。
结婚生女,一个好消息是怎么惹众怒的?
从素人变成名人
首先回到事件本身,2017年6月,“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被害人朱某某及其3名子女吸入一氧化碳中毒,因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原因和后果都极为恶劣,彼时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2018年纵火保姆被判死刑、2019年受害方与绿城物业和解等关键事件中,人们的讨论也都非常热烈。
四年来,作为受害家庭幸存者的林生斌,被大众投注了最多的目光,甚至超过了纵火的保姆和死去的受害者。
于是,和过去多数引发全民关注的事件当事人一样,林生斌从一个素人变成了一个有话题标签的名人。在这次“人设坍塌”之前,他的新动向总是勾起人们的同情与关心。而在6月30日发布的微博消息开头,林是这么写的:“思虑再三,还是想把这份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便是整个私人事件公共化的开端。
从“完美人设”到“虚情假意”
事实上,这几年林生斌已经逐渐走到公共场域的“前台”,在自己和媒体、社交网络的共同塑造下,成为不少支持者心中的“林爸爸”——一个隐忍坚强、深爱妻女、走出阴影、良善积极的公众人物。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公开报道中的林生斌的许多行为,的确一直在加固其“深情”的形象。
2017年案件发生的第二天,林生斌就注册微博,名为“老婆孩子在天堂”,直至去年7月改为“-林生斌-”,目前,其微博粉丝数超400万;2019年,他把妻儿形象纹在后背,以家人名字命名新的淘宝童装店;此外,他还多次在微博、直播间等公开场域表达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比如今年4月清明节发文写道“等忙完这一生,我来看你们”,不少网友表示“被戳中泪点”。
与此同时,在各类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的话题里,都是对林的鼓励与赞扬,他的隐忍、善良和深情,被反复描摹与曝光。比如在此次事件之前,林生斌上一个引发网友较大关注的就是在疫情期间向红十字会捐赠了5000个口罩。
在林生斌官宣再婚生女之前,搜索林生斌出现的多是正面报道。
各方有意无意间塑造起的完美人设,为林生斌在过去这些天遭遇的反向情绪埋下了伏笔。
从“私德有亏”到“灵异故事”
起初,舆论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私德领域,有网友回溯时间线,指责其一边开始新生活结婚生子、一边在网上悼念妻儿,有被欺骗之感。随着更多讨论涌入和其亡妻亲人发声,对林的指责又多了经济纠纷中的道义问题,还有相关行为是否违法的争论。
林生斌官宣再婚生女微博的热门转发。图片来源:微博@-林生斌-
之后,讨论开始发散,最后甚至变成了“灵异故事”。针对林生斌此前为杭州一寺庙捐的井,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做了更多元的解读:井身上少了三点水的“童”字是为了困住亡灵、刻有莲花井盖和井身是为了镇邪等等。
网络上关于林生斌捐井的讨论。图片来源:微博
私人八卦、灵异故事满足了猎奇的心理,添加了许多娱乐化消费的属性,吸引了更多原本可能不太关注社会新闻的网友加入。如今,微博“林生斌”名字相关的词条中,直接关联的除了“孩子”“亡妻”等私人方面的话题外,还有“水井”“锁魂墓”“通灵”等更多由网友创造发散的讨论。
7月8日,林生斌连发多条回应,但从评论区回复来看,此举未能平息舆论。除了怀疑和指责其“私德有亏”外,也有更多网友开始质疑其并未履行公益捐赠的承诺,“基金”与“基金会”的混淆,也被认为是在“回避关键问题”。
从个人的德行到脑补出的玄学,再到现实中的经济相关话题,无论真假,都深化了网友心中林生斌的负面形象。
谁推动了信息传播公私界限的模糊化?
从一个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到成为有特定关注群体、在社交媒体持续曝光的公众人物,林生斌的经历呈现了一个普通人走向公众的一般性路径——由自己、公众和媒介共同参与、共同实现。而当故事发生转折,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任何一方都难以控制的。
当事人的参与
在公私域界限被打破的过程中,当事人自己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四年间,林生斌不断的个人呈现正是如此。
这种参与可能受多方因素的驱动。一方面,公众的注意力常常转瞬即逝,而事件的解决完成则是几个月、几年甚至更久的过程。或被动或主动地在社交网络持续发声和曝光,的确有助于更好地维权、推进事件发展。
另一方面,个人也可能有其他考量。在这个和无数陌生人共享的线上场域中,当事人能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慰藉,也可能反哺自己的生活。根据媒体报道,林名下有十余家关联公司,在2019年签约MCN机构,近几年积累的人气给他的生意版图打下基础。[1]
图片来源:林生斌直播间
不过,与源源不断的注意力相互绑定的,通常是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个人形象。这个形象的塑造,也为后面被破坏、颠覆的后果埋下隐患。
而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私人生活中的面向到底可以展露多少?在投入的情感中,真实、对理想自我的想象、对公众期待的迎合到底各占几分?这些问题或许连当事人自己都难以厘清。
一个人突然从素人变成名人,感受到了聚光灯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后,他如何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呢?
公众的共情
自我呈现、媒体再现和公众参与,这三点是全媒派在《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社会新闻的苦难叙事是如何感动公众的?》中总结的“苦难叙事”传播,也同样适用于林生斌事件。
某种程度上,林生斌此前受到的关注,是公众被“苦难叙事”牵动心绪的一种表现。苦难的因素动员了网友们的情感,推动着持续的关注。但同情也可能有局限和偏见,人们乐于接受的叙事主人公,通常需要具备某些“人设”特征。
从符号角度理解,“人设”更多是对复杂个体单向度的符号化,这迎合了信息冗余的社媒时代快餐化的讨论方式。在当事人和围观者的共同塑造下,一个普通人走向公众视野,符合多数人想象的人设被塑造起来;而当标签被撕下,所谓“人设”自然也就崩塌了。
就像公众号“团结湖参考”提到的,在人设的建构中,当事人和围观者都不由自主地不断加戏,最后真情与表演含混不清、局面荒诞变形。[2]
这种经常发生在明星身上的现象,在社会公共事件中也并不罕见,类似的例如2020年引发热议的山东高考替考事件。当事人苟晶身上,“学霸”“农村”“女性”的标签指向农村女学生的困境,引发共情。等到调查结果出来,虽然其身份和高考分数被冒用的基本事实无可争议,但苟晶向媒体所述的“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有所夸大,仍然导致部分网友开始对苟晶进行批评,认为她“浪费了公共资源”,甚至“不值得被同情”。
林生斌事件的话题中,有网友又拿出了苟晶曾经面对公众指责的部分回应。图片来源:微博
朴素的正义感乃人之本能,因此,如果直接断言公众对事件当事人的指责都是道德绑架,未免太过理想和绝对。但群体情绪的集中的确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发酵,进而模糊事件核心议题,扰乱舆论场。就像彭兰教授提到的,网络聚合个体能量,产生强大的社会冲击波,而由于群体效应的存在,这种聚合力不只产生积极的效果,其消极影响也是令人忧虑的。[3]
“中介”的加持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社交网络的发达赋予了林生斌等人成为公众人物的更多可能性,在加强人设塑造的同时,也模糊了公私界限。
一方面,在事件的发酵过程中,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一切痕迹都成为被放大的素材,无论是过去的某张照片、重要场合的一段视频还是公开可查的财务类信息等。
另一方面,相较于事实讨论,戏剧性的发展、刺激情绪的表达往往更容易在网络时代被媒介关注和传播开来。
这也是林生斌成为其中典型的一个原因:他的遭遇有重大的悲情色彩和戏剧性,而他本人又积累了一定的流量基础,且在互联网上留下了非常多的痕迹。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他的一次看起来非常私人的动态更新,会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并且让人持续不断地从各个维度去“揭秘”。
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在舆论高峰期,各个社交网络平台的热门讨论大多集中于林生斌的私德问题和灵异猜测,相比之下,案件相关的律师澄清则容易被淹没。
案件相关律师的微博澄清。图片来源:微博@曹刚律师
私人事件公共化,每个人都可能遭遇?
现在,距离林生斌发布最初的官宣微博已近半个月,舆论已经到了渐渐消退的阶段。一个正面迹象是,在后期,从网络话题评论、媒体报道等来看,对林的关注逐渐放到了更实质的问题上,比如赔偿款分配、爱心捐款去向等法律层面的讨论。
截至7月12日,#林生斌律师回应筹建基金会#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3.7亿。图片来源:微博
回看这一事件,同很多“反转新闻”引发争议的原因一样,一些网友或许会期待林生斌是个“完美受害者”,不论是私人生活还是公共层面的负面消息,都会影响他的风评;同时,他的确也卷入了自己参与塑造的形象漩涡中,公域与私域相互交织,有些后果的确只能由他自己买单。
在对林的指责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之一就是“人设坍塌”。社媒时代,打造“人设”更多是明星、网红获取市场注意力和资源的重要方式,但“人设”在形成能够被快速记忆的符码的同时,也将本人碎片化,使其不再具有整体性的人格诉求和完整的角色形象。[4]
所以当事件突发,后台生活与前台形象颠覆,多方塑造的片面形象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危机。偶像“塌房”、明星人设崩塌都是如此,林生斌的遭遇也类似。
如果他还是一个纯粹的素人,那么不会有太多人关心他的微博动态;如果他此前是一个“不负责任”“不爱妻儿”的形象,那么也不会有人对他如今宣布再次结婚生孩子有这么大的反应。私人事件的公共化,加上人设的强烈反差,加剧了舆论的沸腾。
而私人事件的公共化,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一个典型特征。极端点的比如一些来路不明的不雅视频,稍微常见的比如一些发生在街头的争吵行为等,被传到网上后都有可能引起围观。
更值得反思的还是与公共传播和社会价值相关的:作为一个因社会事件而进入公众视野的人物,林生斌的家庭悲剧曾引发对主雇关系、物业管理、公共应急处置等公共话题的关注。如今“好男人不再”,但吸引了如此规模公众注意力的一个事件,或许在讨论私德的同时,也应为审视更深、更广公共议题提供一个机会。
参考链接:
1. AI财经社:《林生斌网店生意大起底》
https://mp.weixin.qq.com/s/vzvXWAFnJYJL9NzmhKrCgg
2.团结湖参考:《林生斌,做人怎么这么难》
https://mp.weixin.qq.com/s/pcjjpefWEI2vtwiS5GcUuA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4.刘诣,汤国英:生产、维持和崩塌:明星人设的三重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19(12):80-8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yuri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