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参与的开源项目遵循的是一种这样的理念,我把它描述为 “先讨论,再编码”。我认为一般来说这是开发软件的好方法,我想花一点时间来谈谈这种方法的好处。
避免伤害感情
先讨论你想做的改变最重要的原因是避免伤害感情。我经常看到一个贡献者闭门造车地提交了一个 PR,却发现他的努力工作被拒绝了。这可能有一堆原因:PR 太大了,PR 没有遵循本地风格,PR 修复了一个对项目不重要的问题或者最近间接修复了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缺乏沟通。“先讨论,再编码” 理念的目标不是阻碍你或给你带来挫折,而是确保一个功能第一次就能正确落地,而不至于产生大量的维护债务。无论是改动的作者,还是审查者,当一个改动突然出现时,并暗示说 “好吧,我已经做完了,你要做的就是合并它,对吧?”,先讨论可以让他们不必背负伤害感情的情绪负担。
讨论应该如何进行?
每一个新功能或错误修复都应该在工作开始前与项目的维护者讨论。私下试验是可以的,但不要在没有讨论之前就发送修改。
对于简单的改动,“讨论” 的定义可以只是 GitHub 议题中的一个设计草图。如果你的 PR 修复了一个 bug,你应该链接到它修复的 bug。如果没有,你应该先提出一个 bug,等待维护者确认后再发送 PR。这可能看起来有点落后 —— 谁不希望一个 bug 被修复呢 —— 但考虑到这个 bug 可能是对软件工作方式的误解,也可能是一个更大问题的症状,这需要进一步调查。
对于比较复杂的改动,尤其是功能请求,我建议在发送代码之前,先分发一份设计文档并达成一致。这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文档,发一个议题,带个草图可能就足够了,但关键是在用代码搞定之前,先用文字达成一致。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应该继续发送你的代码,直到维护者同意你的方法是他们所满意的。拉取请求是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赶着过节。
代码审查,而不是由委员会设计
代码审查不是争论设计的地方。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多数代码审查工具都不适合长长的评论会话,GitHub 的 PR 界面在这方面非常糟糕,Gerrit 比较好,但很少有管理员团队会维护 Gerrit 实例。更重要的是,在代码审查阶段就出现了分歧,说明大家对如何实现这个变化并没有达成一致。
讨论你想写的代码,然后再写你所讨论的代码。请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via: https://dave.cheney.net/2019/02/18/talk-then-code
作者:Dave Cheney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5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