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渡鸦科技在北京 751 东区故事 D Live 生活馆举行了 2016 新品发布会。
在这次新品发布会中,以往总是语出惊人的吕骋在这次整个过程中几乎没讲产品之外的内容,没有渲染背后的故事,也没讲情怀。更像是一个老道、经历过起伏的创业者。吕骋以家庭客厅为场景,向观众展示了硬件新品 Raven H-1 的娱乐影音、家居自动化等功能。
Raven H-1 是什么?
Raven H-1 包括 H-Base(主机)和 H-Port(影音)、H-View(屏幕)、H-Sound(音箱模块)三个独立模块。不同模块之间通过 H-Core 与主机 H-Base 自动吸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
H-Base(负责连接、控制各个智能家电)
H-Base 主机可以无线连接电视、音箱、空调等所有智能家电,并能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控制连接在 H-Base 的家电。
H-Port(影音模块)
H-Port 主要负责影音模块,通过 USB、HDMI 等接口连接传统的电视、投影仪、显示器等,可让这些设备“升级”为智能家居,从而由 H-Base 控制,给用户更多观影设备的选择。
H-Sound(音箱模块)
音乐一直是渡鸦科技非常看重的板块,2014 年推出自然语言交互音乐播放器乐流已拥有 300 万用户。音箱模块 H-Sound 运用 Waves DSP 数字音效处理,搭载双单元喇叭配置,采用仰角处理和迷宫腔体设计。
H-View(屏幕)
除了上述核心模块外,Raven H-1 还拥有屏幕模块 H-View。
介绍完产品后,接下来我们进行分析渡鸦科技为何从软件跳到硬件市场。
虚拟助理的坑,没有谁能在短时间内趟过
继乐流、Flow 之后,这是渡鸦科技首次发布硬件产品,做了两年多的软件,为何开始做硬件?
先抛开吕骋官方口中的说辞不谈,我们直接从渡鸦科技曾主打的产品 Flow 说起。
简单来讲,现在的 Flow 是一款社交+虚拟助理产品,而用户对它的认知更多停留在虚拟助理层面。渡鸦科技对 Flow 的介绍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雏形”,目标是做成电影《Her》中的人工智能助理。
但现实是,Her 这样的虚拟助理需要非常强大的 NLP 算法才能保证虚拟助理理解用户所说的话。Siri 和 Google Now 被寄予重大期望,现在窘境是前者不实用,后者被谷歌慢慢弃用。
为解决 NLP 难以逾越的难题,Magic 和 Operator 率先采用“人工智能+人工”的虚拟助理模式。人工存在的意义是实时解决 NLP 无法解决的问题。
Facebook 也在去年开始测试同类产品 Facebook M,然而一年多过去了,Facebook M 仍旧未发布其最终产品。上个月 Facebook M 主管提到让机器自行解决用户的某些需求,甚至需要人工重复“教育”它几十万次才能学会,非常棘手。
此外,采用“人工智能+人工”的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客服,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曾得到消息国内某虚拟助手在产品推广初期阶段的客服量就高达几百人,成本压力巨大。
虚拟助理在技术和成本上的壁垒,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逾越。
其次,虚拟助理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来支撑才能完成用户想要的服务和功能,这就需要虚拟助理接入各个 App 的 API(Web 体验较差),而各个 App 也并不见得乐意开放 API。
此时还有个服务功能拓展(API 接入)和用户拉新之间的矛盾摆在面前:虚拟助理到底是先攻下大量服务再去推动用户下载,还是先获得大量用户再说服企业主动接入,如果选择同时推动 B、C 两端往往效果最差。这个问题对商务和市场来说均是一项挑战。
至于虚拟助理的创收能力如何,如果用户量达不到很高的量级,无论是接广告还是向生态圈的公司收取服务调用费都是空谈。
软件形态的虚拟助理是一项道阻且长的项目,好在渡鸦科技没有只带着“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梦想把虚拟助手这条路走到黑。这次推出智能家庭中控 Raven H-1 无疑是渡鸦科技非常现实,也非常符合时宜的商业化产品落地策略,当然,也可以看做是 Flow 和乐流的另一种落地形式。
从亚马逊Echo 到出门问问,其均把成型的语音、语义产品置入到硬件当中的典型案例,前者累计销售 500 万台,而后者的硬件达到一个亿的年销售额。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下虚拟助手最“急功净利”的商业化方式之一就是去做智能硬件,“急功近利”四个字放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中无疑是个褒义词。
虚拟助理很适合改良为智能硬件的操作系统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智能家居的交互形式。近年来语音交互应用在智能家居产品中逐渐成为趋势,语音交互虽被称为人类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但经过大大小小公司多年的验证,语音交互似乎并不受用户长时间的待见。当下主要有两种观点:
-
第一是语音和语义的识别率并不能达到用户的预期。
-
使用语音与机器交互在最初往往是被好奇心所驱动,但时间一久就会对语音交互产生疲倦心里。
不少用户反应,他们明知道语音交互会更方便快捷,但似乎更习惯在 App 上点击、翻页。其实一些产品经理和市场人员也在质疑把语音交互当做产品的最大卖点是否合适。
除语音交互外,常见的交互形式还有图形交互和文本交互。
图形交互已被应用几十年,这种习惯对用户而言就像毒瘾一样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身心。而自然语言文本的交互形式被国外某用户心理学研究机构称作是:人与机器最舒服的交互方式。
渡鸦科技利用两年时间打磨了两款自然语言交互(文本+语音)产品:乐流和 Flow。两款产品的经验告诉他们,最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把三种交互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用户根据自己的交互习惯、喜好以及所处的场景来使用不同的交互方式。
而集成三种交互方式的系统就是渡鸦科技自主研发的“OK Man”。
OK Man 置入在 Raven H-1 中,可以看作是智能家居版 Flow,用户可通过 OK Man 给主机发出指令,主机收到指令后部署家电设备开启或关闭相应的功能。此外,用户既可通过远场用语音唤醒 OK Man,也可通过下载 OK Man App 用手机或者 Apple Watch 用语音、文本、点击这三种交互方式进行操控。
在 OK Man App 的交互设计上,用户可对某个场景下的家电组合进行自定义设置。比如看电视时希望同时开启空调、灯光等,用户即可在看电视场景页面中添加相关配套家电名称,当发出“我要看《钢铁侠》”的指令时,名单里的家电同时打开,电视也直接开始播放钢铁侠。
此外,现有案例证明 Google Assistant 和出门问问等助理产品也很适合改进为智能硬件(Google Home 和 Ticwatch)的操作系统。
品牌上烧的钱,硬件更容易兑现
一直以来,渡鸦科技十分注重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投入重金砸入到品牌建设和“美学”当中,这一系列烧钱举措使得渡鸦科技饱受争议。
吕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品牌中来,但这只对“渡鸦科技”这个公司符号有着一定的意义,但落实到用户直接接触的产品 Flow 跟乐流上的作用就乏善可陈。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广告教父奥格威传下来的那套“品牌形象论”在软件产品上似乎不再奏效,App 自身的“免费”、“虚拟的”、“看不清摸不着”等种种特性,使得用户很难对 App 产生品牌忠诚度和特殊的喜好,用户也不会说他用某个免费的 App 就敢标榜自己的品位。
相比而言,实体硬件产品更易让用户养成对品牌的好感、更易体现品位。这时公司靠重金打造的品牌、吕骋对艺术和审美的极致追求,较以往能更好铺实。而品牌对产品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可提高溢价空间。
总结:
渡鸦科技从软件交互系统转到硬件并不是个例,国内外很多语音、语义交互类产品在面临商业变现压力时,往往选择去硬件领域拓展,其主观原因也不外乎上述几种。
在进入硬件市场后,则面临选择哪种硬件产品类型的问题。常见方向有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作为后来者,如何在前入者面前保持一定竞争力,产品及市场定位非常重要。
Raven H-1 其实与众所周知的亚马逊Echo 、Google Home 这类设备的产品定位有所不同,后者更像一个硬件助手,除了听歌之外,还可阅读新闻、回答问题、询问天气、订闹钟等。当然,其需要拥有强大的语义理解、检索体系和知识图谱才能完成各种问答需求。
而 Raven H-1 的功能更倾向于家电控制和家庭娱乐。由于产品定位的不同,Raven H-1 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绕开与这些设备的正面竞争。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