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毅谈智能硬件:2015若没有出货量 一切狂欢都是假象

自智能手机之后,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的智能硬件潮已经汹涌了3年有余,许多看不清的投资人曾把这个领域当做泡沫来看待;而那些比较勇敢的投资人,却用以身试法的方式,押注了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劈开了通往真理的荆棘之路。

为此,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近期筹划了一个“他们在押注智能硬件未来”的顶级投资人专访系列,欲从投资人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出现在你面前的产品,其实是时代不可避免的产物。

本期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京东投资总监杨世毅。

若从创业者的角度看,遇见这样一位投资人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路遇活神仙,从杨世毅在戈壁投资投了他们的天使开始,一路跟到京东众筹之后的融资之旅,他们都可以遇到同一个投资人,这让他们在智能硬件进入清洗环节的时候,依然可以笑傲硬件圈,传来诸如Sleepace这样,刚刚B轮融资4000多万的劲爆消息。

当然,从杨世毅自己的角度看,这是自己从2013年开始看硬件,2014年投硬件并遇到瓶颈,到2015年柳暗花明的自然之旅,是巧合,是天意,更是真理之路。

2014  一个idea,一个产品加一个创始人就可以说服投资人

这个圈里的很多投资人把2014年称为智能硬件的元年,那时候混沌初开,懂硬件的人不多,投资基金却满天飞,创业者只需要一个idea、一个工程机(产品)、一个创始人就可以让投资人心有所系,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一群胆大的投资人找到个好办法——边投边总结经验,很幸运地,杨世毅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他和其所在戈壁投资也摸不着风,只能靠自己揣度的7字秘诀来选择项目。

“我们当时管那叫硬件、数据和服务模式,你看啊,硬件铺下去是一个获取用户的方式;收集上来的数据可以做很多分析的东西;最后才是变现。”

现在来看,这7个字听上去很土很乏味,但必须得感谢这7个字让当时的杨世毅成功说服戈壁合伙人一起投了iKar、Picooc、Sleepace、Autobot、发烧总监体温计等经典案子,以至于偏早期投资的戈壁也成了今天智能硬件投资的踊跃机构。

“之前刘芹讲,一个创业潮刚刚来临的时候,投资经理会看到‘满眼都是机会',这个我非常同意,VC的机制是一个项目经理加一个合伙人,它需要一个合伙人把关,起到一个过滤项目的能力,你看了觉得行合伙人角度看了是不行的。 合伙人因为经历丰富的缘故,他们会从前面100年的回顾来看后面10年的东西,当时我们不懂,只管那叫硬件、数据和服务,其实它跟过去硬件发展几十年的规律是很像的”。

2014年底   大家开始发现货卖不出去

“曾经投的5家公司,到2014年年底的时候,我问自己,怎么能帮他们卖到100万台,1000万台?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是日复一日的焦虑。”

期间,杨世毅亦尝试过说服创业者降价这种变态模式,但后面发现这不是单靠降价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他所投的公司遇到的问题,而是所有智能硬件产业遇到的问题。

如果这个品类的产品价格大都是这个水准线,你说你智能了,你比他们贵,你怎么让他们相信你应该比他们贵?这个教育非常难。苹果说它的技术更新、工业设计永远都比你们提前一年,它有它的资本,但这个套路,短期内连小米这样的公司都挑战不了,更别说很多创业团队了,所以智能硬件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很严峻的问题。

“举个例子,李一男的电动车比普通的电动车稍微贵了一点点,业内就有很多人不习惯(其实按照小牛的硬件成本来看价格是很公道的),他们更习惯小米的思路,在同样的价格下,我的质量比你好, 这个国人比较接受。”

2015   没有出货量  一切狂欢都是假象

怎么卖到100万,1000万?当前阶段除了小米之外, 很多早期创业公司都找不到答案,“就是这本书来回答”, 杨世毅举着手里的一本红色封面的营销书籍。

是定位,智能硬件是电子消费品,没几个人能想明白。以前大家都是从科技,从智能硬件的角度去讲怎么卖,但用户根本就不买单,大多数小白用户都听不懂你在讲啥,这之后你要有个很简单的办法,能让人家听明白,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样的简单的口号。


很多智能硬件是能找到一点点这些感觉的,但在品牌定位,营销定位的时候就忽视了,要回归到消费品的领域去干这个事情”。

“我个人非常钟情智能硬件投资,而来到京东后,出货量让我更加肯定了它对投资的重要作用。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看到去年不同品类的出货量排行,手环、智能秤、行车记录仪、空气净化器……吹得好还是有真正实力一目了然。

特别是在京东这个平台上,你甚至可以看到美的这样的千亿级别公司。你能知道什么样的公司是能成为上市公司,因为你已经看到了(品类的数据统计),这时反过来,你再去做投资是一件非常叹为观止的事情。

而之前的早期里面,10个中有一个能做成上市公司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我都能看到10个中已经做成啥样了?谁能上市?这是很不一样的。

要说京东的数据有多牛,从杨世毅投案子的数目就可以看出,来京东3个多月,杨世毅已经参与了3个以上智能硬件案子:一个是某运动类智能硬件;一个是Sleepace;还有一个汽车类硬件;后面还有一些。只有在京东这样后台数据一览无遗的平台,你可以那么坚决地,快速地跟进一个案子,有时候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出货量意味着什么?

从记者6月份接触的投资人来看,他们都已经对智能硬件的投资开始趋于理性,

“一定要有个明星级的CEO”

“ 一定要基于很大的市场需求”

“一定要有懂传统供应链的人”

他们对于会接着投下去的项目已经有了严格的评定标准,为什么有这么多”一定“?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从之前投的项目中已经意识到,之前没有任何瑕疵的产品、团队,在小批量之后的大批量时刻,还是很难解决100万销量的问题,还是没法让他们在下一轮融资中获得多大话语权,他们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能从源头上抬高标准,谨慎再谨慎。

但现在消费电子平台给出了解决办法——————直接用消费品的思路来卖智能硬件,来打造爆款。

虽然本次采访的杨世毅正好是京东投资的背景,但客观地说,2015年智能硬件需要出货量来促进后续发展这个逻辑并不是因为京东而诞生的,创业者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譬如,上周野兽骑行的李刚就在其文章《智能硬件新铁三角》中称“其实,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智能硬件不属于互联网类,而是消费品类。互联网的流量平台准则,在硬件领域根本就是bullshit。“

没有京东,也会有其它渠道来做这个事,只是杨世毅稍微幸运点了而已,从一个苦逼的投资经理,经常晚上2:00还在开会的投资经理,终于变成了一个智能硬件火爆销售平台的战略型投资人,让他这个“非常钟情智能硬件”的投资新锐,终于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点事!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493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1日 02:08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