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4月2日消息,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于今日召开。在下午的论坛《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中,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首晟、碳云智能创始人兼CEO王俊、超多维科董事长戈张、康得新复合材料董事长钟玉参与了该场高端对话。
其中,王俊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数字化,它是一个运行的程序,人类正在尝试理解程序的编译方式和运行原理。相较于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远远没有到来,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生命科学数据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他提到生命这套程序的设计就是120岁,问题就在于能否理解和认知程序的运行原理,让生命程序能够运行到120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生命科学大数据基础上。
以下是发言实录,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程序
今天提到生命时主持人说“生命是可以数字化”的,我要纠正他一下。
生命可以数字化的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生命不是可以被数字化,而是它本身就是数字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在运行,在运行的不同条件、阶段里有不同的结果,只不过它编译的方式、运行原理不被我们所知,不被理解。而我们刚刚理解了一点,ATCG是人类的基因,我们把它读出来,就像人读一个软件程序,华大基因有在做测序。
虽然读出来已经越来越便宜了,也可以把程序读得很清楚很简单,但问题是你并不理解这个程序。刚才主持人讲人类人工智能有三个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能力、算法。我把计算能力和算法放到一边,先说数据本身。
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远远没有到来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多少人手上有你自己基因的数据。毫无疑问,相较于每个人网络上的社交图片数据,说话数据,走路步数数据而言,并不多。参会人员已经是非常高端的人群了,但我们刚才说举手,结果只有两三个人举手说我有基因数据。若我跟他再细聊一下,他手上可能只是片断的基因数据,还不一定是全部的。
但基因已经是生命科学的数据里最简单的一种数据,因为它是线性的ATCG。要想理解生命本身是数字化的生命科学的数据,在座应该没有什么人有。以上都说明了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远远没有到来。
我们有什么数据呢?我们所有的最多数据是临床数据,绝大多数人都去过医院做体检,在体检中心和医院里有体检报告、医院诊疗报告,所以这是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最多的,例如IBM waston 利用这些数据做人工智能诊断,它能成为一个普通医生。
但如果真的想理解生命本身,从结果去算结果是算不出来的。比如中国糖尿病发生率非常高,中国成年人中得了糖尿病和要得糖尿病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我不想得糖尿病,但现在我所有与糖尿病有关的数据是医院里的血糖数据。但只有这样的数据和糖尿病用药数据,你不可能让自己不得糖尿病。所以在糖尿病管理体系里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白糖尿病的病因。有人的起点不好,有人天生生下来得糖尿病的概率就要高一点、有人低一点,这是起点,也就是你的出厂程序;二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我得糖尿病风险高,但我注意运动、注意饮食,可能没问题;我得糖尿病风险低,但我天天胡吃海喝,那么得糖尿病的风险又会高很多,而这些数据有多少记录过?如果你真的想要管理自己的健康、生命,前提是相关数据真正被记录了,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计步数据,所以这是我现在做的第二个公司碳云智能的核心使命,帮助每一个生命数字化,而这个数字是你现在还没有过的数字。
利用人工智能来理解生命
第二,生命其实是可以被计算的东西,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在算,今天我喝了一碗粥,我的血糖怎么变,这可以用精准的数学公式描述出来,而不是随机变化,喝一碗粥后想高就高想低就低。身体是非常精准控制的机器,而机器本身是可以被计算的。
有一个真正能够理解生命的最好办法是,用计算机里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来学习你的生命特质。今天我喝一碗粥,我的血糖怎么变的,我记录计算下来,放进模型有输入有输出,累积到一定量后我的模型会越来越准确,我做了一个计算机的王俊,这个计算机的王俊和现实的王俊一模一样,我跑马拉松,他也跑马拉松,他跑完马拉松后的身体跟我跑完马拉松后一样。
如果有这样一个可计算的模型实施出来,未来它就可以基于你的数据做一些精准的健康管理模型。
我们的生命是以碳为基础,我认为未来碳基世界和硅基世界会完全打通,因为在硅基世界里的人工智能,和碳基这个本身就是人工智能体系的世界会越来越相像、越来越理解对方。
生命科学数据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就像刚才讲的,对于神经网络的东西,越来越像人,我们学习生物学可能不再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计算机生物智能为研究对象,很多东西在未来五到十年会有非常大的变化。拥有自己最简单的基因数据的人数在这个高端人群里都没有达到1%,更不要说在更广阔的范围里了。所以生命科学的数据还没有到来,但我们要在这个领域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它的到来,这是我们这个领域应该做的事。
我们也预见,生命科学数据的发展速度会很快,三五年可能就会有一次飞跃。十年后的医疗体系、保险体系可能完全不一样。未来人们完全有可能活到100岁、120岁,因为你生命这套程序的设计就是120岁,问题是你能不能让你的程序运行到120岁,这在于人类能否理解和认知生命程序的运行原理,而这些都要在数据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个年代才刚刚开始,有点像十年、十五年前兴起的IT行业,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挑战。
雷锋网将持续报道IT领袖峰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中国还不是人工智能大国 | 2017 IT领袖峰会
马云最新演讲谈AI:AlphaGo赢了人类?So TM What? | 2017 IT领袖峰会
李彦宏、马化腾、沈向洋三巨头对话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未来 | 2017 IT领袖峰会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6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