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9 日举办的首届全球开源技术峰会 GOTC 2021 上海站,来自全球各顶级基金会的负责人共聚圆桌,围绕开源软件的历史与未来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Apache 软件基金会董事 Craig Russell、CNCF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总经理 Priyanka Sharma、Eclipse 基金会执行董事 Mike Milinkovich、Hyperledger 及 Linux 基金会公共卫生执行董事 Brian Behlendorf、LF AI & Data 基金会执行董事 Ibrahim Haddad、TARS 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兼腾讯开源联盟主席单致豪参与圆桌讨论,开源中国 CEO 马越为圆桌讨论主持人。
本文为圆桌论坛下半部分的自由讨论环节, 主持人马越整理了一些网友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基金会掌门人进行了现场采访。
自由问答
主持人:好,刚才所有嘉宾已经发表了简单的分享,我们现在可以开启今天最后的环节,精彩的观点碰撞,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每人提一些跟你们相关的问题,请大家来一一作答。
第一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如何解决开源和云厂商之间的冲突?因为我们发现有的开源项目,愤然地说“我改变许可证,不许云厂商用了”,这个问题我们抛给 CNCF 的美女掌门人 Priyanka Sharma,因为 Priyanka 擅长的领域离云是最近的。
Priyanka Sharma:
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围绕我们的供应商和开源项目社区之间的合作展开,在我看来,实际上这些云厂商也是大多数开源项目的关键贡献者。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谷歌一直以来围绕开源建立的云原生技术生态,还有今天所有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开源技术贡献的厂商,包括亚马逊、微软 Azure、阿里云、华为,以及所有参与开源社区建设的公司。这其中就有很多的云服务厂商。这些公司把资源聚集在一起,借助我们这样的开源基金会创造了一个中立的合作区域,专注于协作建立更好的开源软件生态。
这就是一条合作的基准线,然后就像 Brian 说的,提高“底座”,然后厂商们在此基础上提供价值和服务。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发展开源生态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面,但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如何处理好云供应商和开源社区之间的关系仍是最主要的工作。我认为今天是一个关键节点,因为 10 年前的情况是相当不同的,那时还没有云服务商这一概念。我认为市场经济也在推动着开源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强调要保持开源项目的所有权中立,因为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所有竞争者创造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云服务商还是原生开源软件公司,大家都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走到一起,并携手建立更好的开源生态。
主持人:非常有帮助的观点,我们相信很多的中国云原生从业者会认为 Priyanka 的分享是有真知灼见的,多谢。
好,我们下一个问题是给 Craig 准备的,相信在场和现场的朋友们都对 Apache 软件基金会耳熟能详,但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组织结构是别有特色的,我们特别希望 Craig 能够为我们揭秘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让它可以成功的运营了 20 多年的时间。
Craig Russell:
当然,Apache 真的欢迎每个人的加入。事实上,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所谓的多样性、包容性、代表性和公平性,在这些方面的很多努力都是体现在语言和文化领域。但我仍不敢说自己是中国文化的专家,我最大的问题是关于中文的名字,我分不清中文名的姓和名,我真的很纠结这个问题。我们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包括允许大家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因为在过去 10 到 15 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坚持用英语做所有事情。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无法用英语流畅地沟通,说实话,我们对你的参与并不感兴趣。从那时起,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做出了很多的改变。现在,我们可以有多种沟通渠道,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等都可以用英语和中文进行,当然其他语言也有,但是不多,英语和中文是两个主要的渠道,很多讨论都在 Slack 上进行。
但现在仍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关于社区的重要决定必须在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公共论坛上做出,这种情况就与日常的讨论完全不同 —— 当你在社区中用中文讨论一本书的时候,那很好,关于如何修复软件中的某个漏洞的讨论,也可能会是中文和英文相结合,这些都没问题 —— 但是,关于我们在下一个版本中应该做什么的讨论,这些讨论必须在每个人都可以访问的邮件列表中进行,原则上来说,这意味着我们还是必须用英语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确实对一些合作的领域进行了区分,在设定项目的方向,或社区开发的新功能等,这些讨论必须用英语进行,以便每个人都能在项目文档中理解它。因此,这些或许是直接影响中国社区的领域。
另外要强调一点,我不知道这在开源基金会里有多普遍,但我们特别关注那些不仅贡献代码,而且贡献了如何发展社区,或其他一些想法的人。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你在我们的软件中发现了一个 bug,并且你报告了它,那就是一种贡献,尽管你可能没有能力将它修复。尽管你提交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份 bug 报告,但每一份有效的 bug 报告都是某人对社区的贡献。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 Craig 能够如此清晰的为我们解释了 Apache 基金会的运作原理,希望更多想加入 Apache 的人可以行动起来。
Apache 基金会是个老牌基金会了,而 Linux 基金会旗下的 AI & DATA 基金会相对来说则比较年轻。目前市场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厂商非常活跃,包括我们今天的人工智能大会,比如 Google 有 TensorFlow,Facebook 有 PyTorch,百度有飞桨等,在这样的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技术领域里,作为一个新的基金会掌门人,下面有请 Ibrahim Haddad 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未来的规划。
Ibrahim Haddad:
谢谢,首先我想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一点背景资料,LF AI & DATA 基金会差不多是 3 年前建立的,有 9 家公司作为我们的创始成员,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展开合作,专注于相关的开源软件,共同为空间和生态系统的建设做出贡献。
经过 3 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有 50 名成员,并管理着 31 个不同开源项目的组织。如今,我们的委员会负责接受新项目的加入孵化,在未来 3-4 个月内协助其创新,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他们需要每周对项目进行评估、审核。
我们的精力都放在哪里? 我们把大量的努力放在研究我们的社区发展,把项目带入孵化,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实现用户增长,帮助他们增长他们的贡献者,帮助他们进行推广活动等。我们在不同的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为一个 AI 项目赢得市场的信任。你知道,人们对于一个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消费者不信任被投入市场的人工智能,他们就不会愿意采用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市场认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这不仅包括指定指导原则和政策方面的工作,而且还包括了一些技术层面的工作,比如能够验证 AI 模型中的任何特定信息,或者验证某个模型或数据集没有被篡改等。
最近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努力方向,实际上我们今天想专注于数据分析。这在一些复杂的空间中很难实现,这里面也涉及到云原生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所以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在这个新兴领域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所以这是我们最新的努力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在这个领域有超过 300 个超级活跃的项目。但有一件事需要指出,就是很多相互竞争的项目实现的功能或多或少有些相同的地方。这种割裂的标准也导致了 AI 技术教育的困难,因为有这么多相似的项目,人们必须从众多项目中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的 AI 教育提供跨越基金会项目和外部项目的完善课程。
因此,我们在这个领域围绕大约 50 个项目展开活动,为了达成一个目标 —— 即我们能够使用基金会的基础项目,提供一套可被企业集成的完整机器学习工作流程。这些项目都将有一个中立的治理模式,他们的资产都由中立的机构管理,项目社区可以获得我们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营销、信息安全、版权保护、法律支持等。努力让这些项目成为各自类别的技术标准。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 Ibrahim,目前 AI 在我们中国是非常火热的技术领域,也希望 LF AI&DATA 基金会能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人工智能项目。下面这个问题我想请 Mike 来回答。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开源已经从一个相对狭义的技术领域渗透到了我们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变成了一个社会化协作的方法论,这个好像不是跟技术相关的话题,但又特别有趣,所以我们下面请 Mike 给大家做分享。
Mike Milinkovich:
是的,实际上我认为,开源技术几乎出现在技术、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你说的“开源无处不在”一样,每个人都要理解这一点,这一点真的很重要。Jim 在开场白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因为过去是这样,对于很多不了解开源的人来说,开源还是一个新奇的事物,人们要花一点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开源对今天的软件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
然而,当自由与开源软件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时刻强调的事情是,开源实际上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下的定义。因此,Linux 操作系统并不是第一个操作系统,它甚至不是第一个基于 unix 开发的操作系统,但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开发方式,成为了一个自由的、整个社区可以共同参与开发的东西。从那时起,开源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模样,一种推动新技术广泛传播的方式。
这使我想到了 Apache 软件基金会围绕大数据所做的一些工作,他们产出了大量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开源项目。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是我个人印象里最深刻的、关于开源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人们用开源的方式创造出了一整个全新的细分技术领域市场 —— 大数据计算, 是开源推动了这项新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在 Ibrahim 围绕 AI 和大数据所做的工作中也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说,开源曾经是一种机制,通过它建立的软件技术变得更加开放和民主。而现在,它是所有新的重要技术获得广泛传播的机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我们今天的软件系统是如此的复杂和庞大,如果你试图自己从零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堆栈,那么你极大概率会失败 —— 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商业上的失败 —— 因为人们可以在已有的开源项目上建立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他们会在上市时间、代码质量、社区运营和用户积累能力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全方位地击败你。他们只是用了开源 —— 一种更好的创新模式而已。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开源是一种通过合作进行创新的方式,这确实改变了各行各业。
所以现在,技术前进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共享的公共价值,然后每个人都在上面竞争,这就是 Brian 所说的“提高技术底座”。每当我们的开源社区在世界各地“提高技术底座”的时候,就是在建立一个共享的技术平台。当然,在此之上也会有资金流入,有竞争出现,但所有的技术创新总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技术底座之上。我认为这一发展趋势是绝对的关键,我们将持续关注并加快技术的发展,而新技术发展的途径正是依靠开源。
最后,我想说的是,开源和开放规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认为,开源的价值主张确实是围绕着创新、协作、动态发展 —— 这是你如何把技术推广出去的问题。而开放规范的价值主张是诸如互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是二者不同的价值,但我认为开源和开放规范永远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在技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认为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被理解。开源和开放规范之间的相互作用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主持人:好,感谢 Mike 非常清晰的分享,也提到了一个词 innovation,创新,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开源和创新已经是一对孪生兄弟了,后边我们想有请 Brian 帮助我们分享在特定的现在这样一个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未来开源将如何继续主动创新?
Brian Behlendorf:
通常来说,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每一项进步,无论是能源、住房、生物还是营养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科技,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断探索如何激发这些创新的火花,如何真正地让东西被发明出来,而且进入市场。很多相关的论文和书籍都探讨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开源的出现补充了现代世界的机制,它并没有取代专有软件的世界,也不会取代传统的专利和版权的概念。事实上,很多东西都取决于版权,而开源是一种不同的模式,它更符合现代世界全球化的本质。
有些最尖端的技术,比如说航天火箭或飞船,它们可以快速到达某个地方;而另一些技术只有在每个人都采用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影响。你知道,互联网就是一个例子,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建立的,但确实需要很多人围绕共同的标准、共同的软件工作,甚至在它被称为开源软件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这些标准,所有人都可以拿起并使用。它们使很多的初创公司从无到有,也使得现有的每一个大公司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开始将他们的业务流程连接到其中。
这些天来,我们确实面临着比编写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或新型网络服务大得多的挑战。这些挑战你可以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点来描述,即 17 个主要目标,以及 250 多个不同国家联盟和国际社会制定的次要目标。这些目标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碳排放,还是男女平等教育,社会公平等。这些都是世界上说的重要指标,是我们要在未来 20 年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们如何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人们总是想说我来自硅谷,或我来自其他著名的技术产业区,我有一把能解决一切的锤子,这里一定有一堆钉子。这显然是错误的。我们说的这些挑战中每一个都以技术为核心,为解决这些挑战,就需要广泛地传播技术。
我认为我们将达到一个可以做到的程度。比如说,邀请社会各界合作以减少大规模工业的碳排放,这里面的工作部分可以通过软件,部分可以通过其他创新实现。同时,我们还要形成政府监管或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技术手段在政府和工业企业之间建立公开透明的联系,监控和防止欺诈行为发生。
我认为开源软件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我过去 5 年一直专注于超级账本、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都有独特的开源属性。这种面向对等协作的 id,引起我非常强烈的共鸣,我认为这是解决世界上这些重大挑战的关键。国家政府和企业机构可以一起来整合信息系统,不需要大公司独揽一切,而是使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非盈利基金会形成公开透明的网络,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通过合作去解决我说的这些问题
主持人:感谢 Brian,目前中国的开源力量也在大力走向国际的舞台。TARS 作为中国第一个 Linux 基金会孵化的开源项目基金会,未来有什么计划?请致豪来为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心得。
单致豪:
我认为开源项目发展的关键是社区和生态,就像在 Linux 基金会中的项目不仅仅是在发展项目本身一样。TARS 基金会不仅仅只有一个 TARS 框架,它还是一个开源的微服务系统,TARS 基金会致力于帮助个人或者企业快速的以微服务的方式构建自己稳定可靠的分布式应用,为微服务架构提供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加入 Linux 基金会和腾讯开源团队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得不说,在 TARS 成为 Linux 基金会的开源项目后,它在不同的微服务应用场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此之前,TARS 最初是由腾讯开源的,一个完整的微服务框架,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共同开发。
TARS 项目在 3 年前加入 Linux 基金会,并在去年单独成立 TARS 基金会。我很高兴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在项目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入 TARS 基金会。TARS 项目提供了一个成熟和高性能的微服务 RPC 框架,可兼容多种主流编程语言,以期建立一个更好的微服务生态。我们希望你能通过开源的微服务项目,在任何行业实现自己的想法,将其变成应用。
微服务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架构。下一代的微服务架构也在不断进化,服务网格、serverless 等新技术也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国内开发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但无论这些技术架构如何演进,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怎样服务像政府机构这样开发资源相对较少的客户,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等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去在未来解决的问题。为了做到这些,后续我们需要具备敏捷的开发能力,为政府等客户提供完整服务的能力,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高性能、高可用,良好的数据一致性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应对开发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说到这我必须要说我们目前正在筹备一个大项目,预期在今年年底解决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
主持人:感谢致豪代表 TARS 基金会的分享,今天几大基金会的领袖难得齐聚一堂,可惜我们时间有限,所以最后的两个问题,Jim 我想请你一起来回答。
第一个问题,根据 oss capital 的统计,截止到 2021 年上半年,仅仅 6 个月的时间风险投资对开源商业公司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 50 亿美元,资本如此热捧,你是否认为未来开源商业公司将会被重新定义?
Jim Zemlin:
50 亿美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认为这个问题有点像在问“在 2021 年,开源公司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我想所有前面的发言者都已经说了,大多数现代软件技术、产品和服务,都在使用开源软件。比如许多像迪斯尼以及梦工厂这样的公司,他们都在使用开源软件,你在《夺宝奇兵》和《星球大战》中看到的所有视觉效果都是使用开源技术制作的。
我们的汽车级 Linux 计划正在建立数字化驾驶舱体验,其中 80% 的软件代码是开源的,当你在驾驶丰田或沃尔沃汽车的时候,你也是在使用开源技术。我们还与世界上最大的电信供应商之一中国移动公司展开合作,他们的网络使用的也是开源软件,难道中国移动不是一家开源公司吗?我想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开源公司实际的价值远远大于这 50 亿美元的投资额。
我认为,基于他们确实发行了一些具体的开源项目,这些被定义为“开源的公司”获得融资肯定是非常积极的事情,但 50 亿美元的融资意味着什么还是要阅读具体的报告。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如今使用着的庞大计算机互联网生态,其造价要远远高于这些公司的股票估值。而它正是来源于那些全职工作的开源工程师们,他们在 Linux 基金会,包括 LF 旗下的 AI&DATA、公共卫生等基金会,Eclipse 基金会以及 Apache 基金会等开源社区贡献自己的代码。
我没有读过那份报告,但我猜测它并没有把整个互联网开源生态的投资和开源项目包含的价值计算在内。但这份报告对开源世界来说肯定是积极的,这意味着开源正在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而他们对开源的兴趣也是一种开源创造价值的方式。
主持人:好,第二个问题,记得刚刚你给我们的视频里提到过,说 Linux 基金会的存在,证明了我们可以竞争与互助并存,不要忘记开源可能是个非零和游戏的最好例证。你的这段话可能会激励很多的开源爱好者。能不能根据这个观点,你再次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个人或者代表 Linux 基金会具体的一些洞见。
Jim Zemlin:
是的,我确实认为,如果要解决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挑战,无论是抗击疾病,比如目前的全球大流行病,还是应对气候变化,这将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认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但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到把自己和别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股比个人更强大的力量,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力量,应该在开源中得到保护。当我们在社区中问一位开发者,你为什么会加入进来,他们首先会说,“因为我想称为社区的一部分”,然后是“我想提升我的技能”,“我想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我想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最后才是“我是为了赚钱。”
我想我将通过回答我们今天问的第一个问题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也就是 —— 什么是开源的未来?我认为,开源的未来是我们现在能看见的很多东西,比如,或许是因为疫情或者气候原因,我们现在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预见到了更远的未来。我相信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共享”的时代,当你看到前所未有的 50 亿美元投资涌入开源这个全新的领域时,这就是这个即将来临的时代的缩影。
人们发现,无私的合作是比独自前行更好的工作方式。 因此,这真的很有趣。我认为 Brian 提到了这一点。我们都应该记住,我们组成了伟大的现代互联网技术生态,我们是伟大财富的一部分,并为此感到高兴。基于开源发展而来的伟大解决方案已经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并且已经能够以一种特点和典范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即团结。我希望我们能继续这样做,我相信这就是世界的方向,这是出于纯粹的需要,以解决我们所有人面临的这些集体挑战。
主持人:再次感谢 Jim 给了我们这么深邃的开源洞见,让我们可以用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开源,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又到了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
圆桌的最后,各大基金会负责人分别向中国开发者表达了问候与感谢。
{{m.name}}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7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