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康威视2021年半年度报告出炉,并举行了投资者问答会议。
海康指出在的共同影响下,全球供应链、物流都出现紧张的局面,行业整体产能经受考验。
报告期内,海康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9.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6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17%。
公司2021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46.30%,比上年同期下降3.46%。二季度净利润和净利润增速受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退税影响,二季度净利润中包含了退税金额5.7亿元。拿掉所得税退税的影响,公司上半年净利润59.11亿元,同比增长27.84%。
再看具体收入情况:
国内市场方面,2021年上半年国内实现营业收入244.35亿元,同比增速46.06%。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基本摆脱疫情影响,三个BG收入均有明显恢复,半年报披露数据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业收入77.17亿元,同比增长29.31%;
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业收入72.19亿元,同比增长22.07%;
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业收入61.74亿元,同比增长105.80%。
海康程增速较大波动主要受去年上半年基数较低的影响,以过去两年复合增长率来看,PBG复合增速10.74%,EBG复合增速21.11%,SMBG复合增速22.65%,增速较合理。
其中,虽然目前政府投入资金相对紧张,由于海康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级项目中,帮助越来越多的用户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PBG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用户整体基数较大的特点,上半年增长较为平稳。
EBG在过去两年之中均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围绕头部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降本增效,EBG的业务逻辑已经被验证,业务基础也在不断增厚,业务推进符合预期。
SMBG去年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基数较低,上半年的反弹较为有力,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业务弹性较大,投资信心恢复后,业务也明显好转;另一方面上半年虽然受芯片等原材料供货紧张的影响,由于公司的研发、生产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还是较好的保障了持续供货。
海外市场方面,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67亿元,同比增长25.53%。上半年的海外市场中仍然有部分国家和地区遭受疫情冲击,目前海外市场的全面复苏难以预测。美国市场受FCC政策出台的影响,客户销售预期的稳定性和信心受到一定的冲击。海康称海外销售团队也在努力做好一国一策,因地制宜,争取持续稳健的发展。
创新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78亿元,同比增长122.18%,其中萤石智能家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58.68%;机器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124.83%。
创新业务在总收入盘子中的占比到达16.46%,正在成为海康越来越重要的增长来源。
毛利率方面,一、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46.82%、45.94%,二季度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产品成本在快速上涨。调整销售价格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公司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克制,希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平衡。费用支出方面,上半年没有明显的增长。
2021年上半年期末的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均有所降低,在产业链整体供货紧张的背景下,包括公司在内的各环节更重视资金的高效周转。
存货方面,公司延续从2019年5月开始高库存政策,存货周转天数保持稳定。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净额累计回正,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下半年的经营环境仍然较为复杂,宏观经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是当前的常态。原材料紧张将持续考验各个厂商的供应链组织能力,预期短时间难以缓解,交付问题不可小觑。美国制裁对公司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公司产品的认证限制还在立法过程中,最终会限制到何种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美国市场的前景非常不明朗。
整体看三、四季度,海康认为存在一个逐季下行的趋势,同时,三季度受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退税影响,净利润会存在一个缺口。
以下是调研全文重要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Q:关于退税的问题,从全年的维度看,是否没有影响?
A:对全年没有影响,到三季报的时候看前三季度的数据,就平滑了。
Q:看到存货和原材料的体量都有一个稳健的增长,那么整个供应链的紧张和缺货状态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A:目前来看,原材料紧张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原因之前在其他场合也已有过交流,大方向是过去十多年,半导体产业的资本关注和投入相对比较少,因为半导体的投资回报周期很长,同时又是一个投入非常大的产业,再加上半导体产品的价格逐年下行,整体来说资本对产业的关注度不高,这是一个产业本身的问题。
随着中美的科技战、疫情影响,导致东西方之间半导体供给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调节。同时,各个行业对半导体的需求增长非常快。
以汽车产业为例,现在一辆车对半导体的需求,我们讲的是晶元的需求,即在芯片所使用的原材料的需求可能是过去的很多倍,这种需求不仅在汽车产业,在其他产业也放大得很厉害。在晶元的供给、半导体原材料供给端,叠加上长期投资的不热衷,产能受到一定的局限。
若干的影响因素爆发在现在的点上,现在看半导体的产能瓶颈,尽管资本都往这个产业在投入,但总体来说不是几个月就能见效的。半导体产能瓶颈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技术有瓶颈,解决产能还是需要时间。今年下半年交付紧张的局面还会持续,这是我们的判断。
Q:EBG过去每年都有非常稳健的增长,去年有红外、热成像项目的贡献,在还原和剔除后,去年上半年理论上在非红外的业务基数会小一些,增长并不是那么快。今年EBG里红外这一块贡献较少,理论上今年的EBG增速会比表观上的基数更高,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对EBG未来增长的判断和展望?
A:这个问题其实不仅是单一一个BG的状态,PBG、SMBG的基数也都受到去年热成像销售数据的影响。上半年EBG的增速可能会觉得比较平稳,去年是20%+,今年疫情好转,还是差不多的增速。
我们回到产业的特性来看,因为EBG的碎片化非常突出,我们很难说里面某一个细分领域有很大的爆发,企业在投入的时候,是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可能由头部企业先行,然后其他企业跟随,也可能是有些行业先行,其他行业跟随。大家期待有爆发式增长,我们理解,但实际情况受制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投入资源的约束。我们认为EBG目前的增长是符合公司预期的,我们希望是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爆发式的增长。
Q:除了从去年疫情之后跟随宏观的顺周期复苏之外,PBG业务有没有看到结构性的成长因素?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今年元旦后有陆续提出城市级的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方案,请问在政府板块的智能化业务是不是在未来能迎来加速的状态?
A:过去PBG的业务重心在公安、交警等领域,这个领域过去的推动力(如雪亮工程)现在逐渐都结束了,确实会遇到在收入增长驱动力方面的问题。随着海康威视在满足业务需求、解决问题等能力上的不断成长,包括区域研发能力的增长,在带动业务不断的深化。比如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过去因为资源的约束,不太可能去关注或者解决,现在随着业务中心的区域研发能力的增长,可以帮助用户去做深化。
除了传统PBG行业,目前能看到很多跟民生有关的领域,包括行政服务、水利水务或应急管理,比如民政、社区、乡村、市政、渣土等,在政府的管理中更细分的一些领域,逐渐呈现出较快的需求。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PBG和EBG几乎是一个相同的逻辑,随着我们在技术领域的能力越来越深入,对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对口,看到用户的需求越来越细分和专业化,这类需求就逐渐多起来了。
政府的智慧化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实际上都是我们最终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EBG是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的价值,PBG是为政府类的行政管理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价值呈现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采购更多海康的产品,也许是我们的产品、软件、服务一起打包来综合解决问题。
Q:之前胡总有提到未来展望中,EBG的增速应该是三个BG里最快的,现在这个观点会有变化吗?PBG会比我们原来想的更乐观一点吗?
A:短期里三个BG也说不好谁快谁慢,因为不同的时间段里会有一些波动,中长期来说,可能EBG场景会更大一些。
Q:一季度的毛利率环比去年四季度有明显提升,二季度略微有所回落,是否是产品的涨价和上游物料成本涨价的时间节奏问题?能不能回顾一下产业链中涨价的过程,以及对毛利率的影响和展望?
A:毛利率跟去年同期比,还是受到去年热成像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这也是原因之一。对产品涨价这个话题,我们非常慎重。
在2021年之前,将近20年的时间,海康的产品几乎没有涨过价,我们涨价的时候心里是有负担的,按照胡总的理念,我们不能轻易涨价,有违我们对客户、用户的诚信。
今年上游全线都在涨,原材料方面包括金属、芯片等等,我们确实没有办法抗衡大趋势的变化,所以我们也涨了一点,但我们没有涨到位。除非现在材料已经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价格,否则我们的涨价还是落后于原材料的波动。从一二季度来看,毛利率略有些波动,大家可以不用太纠结,因为波动本身也不太明显,同时销售收入结构上也有一些变化。SMBG增长的速度比较快,都会带来整个收入大盘子的毛利率的调整。
Q:关于费用投入的问题,请问今年的人员招聘情况如何?
A:去年因为考虑到疫情的问题,员工人数增长跟前一年相比变化不大。今年上半年一直都在做招聘,但整体增速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Q:请问将来PBG、EBG和创新业务之间的收入确认的方法?
A:这个部分不太好回答,比如萤石、机器人,他们的销售有自己的特殊性。萤石电商的部分会比较重一些,机器人可能在工厂内的业务会更加的深入,所以和现在PBG、EBG全行业的营销差异会比较大,但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叉,这也是大集团的业务存在协同效应的地方。
未来我们认为这个交叉部分的影响在销售占比里面,至少占创新业务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因为一是创新业务整体的收入规模增长很快,二是创新业务会建立相对比较成熟的营销系统,包括自己的销售模式、销售的客户群体等,所以未来逐渐就会产生分化。
当下大家看到半年报上面,我们披露数据略有一点调整,把过去前端、后端、中心控制的收入披露进行了合并,让大家重点关注按BG组合的披露方式。按BG的分法更多是从业务的角度说明我们业务当下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让我们的投资者、股东们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海康业务的分布和收入的变化,未来收入的披露方式还会继续调整,直到相对比较匹配我们当下业务的实际情况。
Q:在智慧化业务大幅增加之后,公司对销售人员尤其是他们全年销售目标的KPI,主要会参考哪些因素?公司在内部建立了一套统一研发体系,对研发人员的考核和激励会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A:我们对于销售体系的考核,对数字的要求是一定会有的,因为数字是比较刚性的牵引指标。除了数字牵引之外,还会有很多围绕客户维度、产品维度的细分数据考核,这些数据可能有助于去牵引一些专项的目标。海康现在的绩效体系主要还是以OKR作为框架设计,灵活性会比较强。我们通过三年滚动的SP和年度BP设定公司级目标,其中年度BP会从部门分解到团队,再细分到每一个人来对目标进行承接。另外,每个部门对于市场和业务也会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不同的业务团队有不同的职能特性,目标也不太一样,部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牵引指标也会相互制衡。
Q:海康目前做了2000多个可复用的模块,会不会针对研发人员研发出的产品的复用性或者模块数量做一些定量的考核和激励?
A:目前公司层面没有设置这个考核指标,具体部门或团队可能会涉及。
Q:您是否可以分BG或者按照某些具体的细分领域来展望一下下半年的增速?
A:我们做的是一个趋势判断。去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的收入增速不太好,下半年三四季度还是不错的,今年的增速会受去年的基数影响。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缺货的问题。因为现在原材料的供应紧张造成我们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在需求满足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采用以产定销的模式,与过去相比这个情况是当下比较特殊的一个变化,这方面也会影响增速。
Q:有些原材料短缺,从目前的在手订单还未交付的情况来看,是否能够同比或者环比给出一些定量的趋势性判断?
A:关于在手订单的数据我们暂时不方便披露。
Q:半年报的存货数据进一步上升,存货跌价准备提升的幅度很大,年初不到一亿,现在接近两亿,考虑到当前整个原材料市场都在涨价,这种趋势对于对后续原材料备货以及整个财务报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们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存货在库的时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过去对于长库龄的原材料和存货,大家看到都是担忧,现在视角转换一下,看到长库龄的原材料可能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在供应链谈判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同阶段不同的视角,对于存货跌价准备也不需要太过焦虑,会计准则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计提,计提不等于原材料不能用。
Q:按照目前市面价值来看存货的价值可能是在提升,所以会不会在某一个阶段,我们需要把存货减值重新冲回,是否会对公司毛利产生影响?
A:公司原材料的跌价准备现在是两个亿左右,占比比较小,很难实质性的影响毛利。现在也不需要去预测,可能下半年市场上原材料进一步紧缺或者有所缓解,要看具体情况,结果也不一样。
Q:机器人的两大主要业务机器视觉和AGV的增速是都很快,还是有一个侧重,以及背后原因?
A:机器人关于机器视觉和AGV目前没有细分的披露数据,因为它目前在母体里面的影响也很小。
在机器视觉这个领域,我们的机器人公司在国内市场里应该走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进程加速,工业相机给海康的机器人带来比较稳定的收入增长。
AGV的情况比较复杂,行业里面有大量做AGV的公司,市场是群雄割据的局面,有些公司通过价格战或者甚至赠送产品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项目机会。当下很难单纯就市场机会这个角度去说我们的AGV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可能要等这种比较混乱的竞争局面走到一定阶段,大家各自找到业务边界的时候,再来说我们机器人AGV的走向。
Q:跟友商相比,机器人业务在毛利和收入体量上的竞争力主要在哪里?
A:我们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创新、质量和服务等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毕竟海康是技术创新主导的公司,我们认为机器人是技术领先的。竞争对手不太好评价,大家各展所长。
Q:海外业务中,美国和欧洲分别的收入占比大概是怎么样的?
A:美国情况可能不太乐观。欧洲疫情之后,今年上半年来看有些国家的复苏情况还是不错的,两个地区的差距会拉开。如果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后续美国这个市场的业务开展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因为人为设置的很多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门槛。FCC目前还没有生效,现在不好下结论,继续观望。
虽然不公平,但我们也接受这个结果,只能更加努力,把我们的产品、业务、服务做得更好,更有价值,更有吸引力。几年前美欧的营收大概占比海外收入的小一半,现在因为美国占比一直在往下走,美国现在可能占海外营收的1/10左右,欧洲还是我们现在比较大的一个市场,占比会高一些。
Q:现在短期的费用率更多是公司主动控制了人员的增长,还是研发和业务架构调整后的初见成效,能够让海康以现有的增速去支撑业务的扩张,怎么去理解费用率的变化?
A:两者不矛盾,人数确实是在增长的,费用率也是在控制的。人员增长呈现到费用率影响可能会滞后,不会直接对上半年的费用率产生大的影响,可能到下半年或者到明年体现。目前比较大的压力还是员工薪酬增长带来的费用增长。
Q:SMBG业务上半年表现比较亮眼,即便是扣除去年同期的一个低基数的影响,相比19年有明显的增长,背后除了需求还有哪些外部因素产生影响,以及这块业务后续的一个可预见性。
A:这两年SMBG的波动性特别大,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SMBG负增长是最高的。今年国内的疫情防控比较好,SMBG的反弹也特别好一些,受大环境的影响。另外一个还是供货紧张的问题,中低端的业务受原材料紧张的影响会更直接,市场上谁家产品供给相对更有保障一些,需求可能也会更稳定,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对优势。原材料涨价,一定程度上存在涨价预期,有些客户可能会做一些订单前置的动作。
Q:AI Cloud及HEOP等一些软件架构改革的成果显著,现在站在公司的角度,怎么去评估前面三四年做的软件方面进行调整组织架构的成效?
A:海康过去缺系统软件或大软件的能力,我们花五六年的时间逐渐把这种能力构建起来,我们的硬件促进软件的发展,软件也在促进硬件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软硬件相互融合,良性互动的体系。站在用户端来看,是海康威视具备了解决用户面临的更大的、更复杂的业务需求的能力。软件投入的成效就是使海康具备了软硬件协同解决场景需求的能力,这是我们最大的收益。
Q:上半年萤石同比增速超过50%,未来该怎么评估萤石业务的增长中枢呢?现在看摄像机已经做到了细分领域的第一,后面的第二、第三曲线,新产品拓展的路径和空间是什么?
A:萤石当前的业务体系是1+4+N,1是萤石云,4是自营的4条产品系列,N是生态产品。也许过两三年这个业务形态还会变化,我们目前看到比较核心的业务价值就是智能硬件和萤石云结合,可以基于视频、感知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变化还可能有不少新形式。
在4个自营的产品系列里面,有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服务机器人。
我个人对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还是抱比较大的期望。现在扫地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形态是主流,但是展望未来10年20年,随着感知技术的发展,机械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机器人有可能成为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一个存在。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雷锋网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9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