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以藏往:松下幸之助的企业哲学观

      中略导读:松下幸之助在七十余年的经营生涯中,提炼出一套言文行远的企业哲学,其中很多观念对于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颇具借鉴意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技术力量、人力资源、资金力量以及信誉口碑等都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但只有在正确经营思维的引导下,这些要素才能被有效调动并发挥最大功能。

   

企业哲学是什么


       所谓“企业哲学”,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总体观点和综合方法,是对企业一切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揭示企业的运行规律和管理的内在规律。

       企业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松下幸之助的企业哲学

       1.时间哲学

       所谓时间哲学,是指经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时间的验证功能和预期功能,质言之,验证功能指向“过去性”,重视先例或惯例的有无,预期功能指向“未来性”,崇尚创新与超越。

       数十年间,松下幸之助坚持每月给员工写信,内容都是围绕近期发生的事件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每封信件都会被装入当月工资袋发放给员工。

       在领到工资袋之后,员工通常会先阅读信件,很多人甚至会把这些充满或温暖、或感动、或励志的信件带与家人分享。对于松下幸之助的做法,员工颇感亲切,他们表示尽管平日见到松下幸之助的机会不多,但是这些信件从未使彼此产生情感上的距离,反而时间越久亲近感越强。

       2.系统哲学

       所谓系统哲学,是指经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的继承者一定要研究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并使之系统化。

       在筚路蓝缕的草创阶段,为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创始人披星戴月地拼命工作是常态,难有余力将创业过程中逐渐形成、修正并趋于臻善的经验文字化。

       所以梳理、总结和擢升企业经营理念的重担自然转嫁到次代继承者的肩上,这些经过系统化和书面化的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行动和方向上的理论指导,不但有利于避免以管理者主观的价值判断来代替客观事实的纰缪,同时也不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舛错。

       3.权威哲学

       所谓权威哲学,是指经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权威的来源。松下幸之助指出,企业继承者要踵事增华,学会利用创始人的君命无二,尤其在表达某些想法或者制定新的计划并希望员工认真贯彻执行时,可以假借创始人的口吻上情下达。

       鉴于此,松下幸之助主张企业经营者应该学会利用遗芬余荣激励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人性哲学

       所谓人性哲学,是指经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

     “造人先于造物”是松下幸之助的人才观,松下幸之助说:“松下电器在制造人才,当然我们是在制造电气产品,但是在这之前,先要培养人才。制造好的产品当然是公司的使命,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培养适当的人才。”

       同时将这些人才视为企业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的主体自觉性。对此,松下指出:“公司要发挥全体职工的勤奋精神,必须使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两方面都是安定的。因此,‘高效率、高工资’是我们公司的理想,虽然不能立即达到,但要尽一切努力促其实现。”

企业哲学关照下的松下思维

       企业哲学是企业家经营思维的基本指导思想,质言之,企业家通过经营实践所总结的经验和提炼的理论,反过来又会对经营思维起到指导作用。所谓企业思维,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尤其经营管理者)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抱有的普遍想法或思路,一般带有逻辑性、多样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在企业哲学的视阈中,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思维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

       1.  直接思维与间接思维并重

       直接思维是指毫无畏惧地面对现实、正视矛盾,风度与品格显得光明磊落的思维方式。

       间接思维就是巧妙周旋地面对现实、转移矛盾,风度与品格显得机智多谋的思维方式。


       在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日记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某眼镜店老板经常给他写信,目的是请求为其配副眼镜。起初,松下幸之助以为这位老板只是想利用他的知名度为眼镜店做广告,因此始终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然而,这位眼镜店老板从未放弃,一次松下幸之助抱着好奇心前往店中,结果发现该店完全可与日本最好的眼镜店相媲美。简而言之,无论是现代化程度还是产品质量都很高。

       眼镜店老板认为松下幸之助作为日本著名企业家,经常赴外出席重要会议,但其所佩戴的眼镜做工粗糙,严重影响了日本眼镜行业的声誉,所以他迫切希望能够为松下幸之助重新配副眼镜以为日本眼镜行业正名。

       对此,松下幸之助恍然大悟,一位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决不能以直接思维或间接思维单向性地判断他者意识或指导自我行动,必须坚持两种思维并重才能实现企业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

       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倡导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反面进行探索的思维方法。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顾讨好批发商和消费者而不坚守经营原则的企业是难以获得信赖的。

       松下曾回忆说在他第一次前往东京推销插头时,批发商在看过产品后想把贰角五分的定价降至贰角三分,但松下解释称,产品的成本是贰角,加之他们员工努力地生产,产品的价格是相当合理的,所以他并没有为打开东京市场而降低原来的定价。

       对于批发商而言,松下的做法有些执而不化,但是他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信赖。松下认为假如贩卖伊始抬高售价,尔后有人还价就削价,那么购买者很难确定应以怎样的价格成交,进而陷入迟疑坐困的境地。

        3.  共性思维与个性思维并举

       共性思维就是遵从最普遍的规律,适应大多数人的观念,风度与品格显得从众随和的思维。

       个性思维就是根据普遍规律的特殊表现,从与众不同的观念出发来进行推理,风度与品格显得独具特色的思维。

       在日本企业界,经营者普遍认为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可以说,“企业即人”是日本企业经营者的共性思维,松下幸之助也概莫能外。他强调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和推动,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越优秀的人才要求越多,成本越高,管理越难。

       因此,松下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招90分的顶尖人才,只招70分水平的中等偏上的人才。简言之,就是不选最好,只选最有潜力与最适合的人才,当然,也不是说坚决弃录最好的人才,而是不去刻意招揽最优秀的人才。

       在松下电器成立之初,囿于经济实力较弱与企业知名度较低,只能挖到供职于三井、三菱等大企业的次级人才,而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他们才是推动各自企业迅速发展的最大功臣,他们不但拥有追逐顶尖人才的强大动力,而且容易融入团队,依靠团队力量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皆都心存感激,甘愿为企业发展竭忠尽智。

       4.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存

       感性思维指的是盲目地崇拜与缺乏理论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具有自然形成、敏感、自发产生、自动执行、孤立片面、分散并行等特点。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

       松下幸之助曾言:“即使是个人的企业,在制定企业方针时,也决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个人的利益来考虑。必须从‘自己所做的事业’对大众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观点来衡量和判断。”“如果公司没有把促进社会繁荣当做目标,而只是为了利润而经营,那就没有意义了。”

       由此可见,松下幸之助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导向,赢利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促进员工之间的凝聚和协同也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当然这种协同并非要取消差别和竞争,如果一个集体内部没有差别、毫无竞争,是难以向着更高的层次跃迁的。

       因此,保持差别和竞争既是集体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中应有之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差别必须合理,竞争必须文明,要以利于集体发展为准绳,将协作与竞争应该辩证地统一起来。

企业哲学关照下的松下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处理企业种种矛盾中的指导性观念,也是企业哲学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如果企业管理者具有正确的经营理念,那么就可据此施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反之管理者很可能会被感情羁绊,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在经济学中,企业理念包括一系列因素,详见下图。

知以藏往:松下幸之助的企业哲学观

       松下幸之助说:“身为企业家要能看清什么对公司是至关重要的,确定主面,负起重大责任,做不到这一点,不能算是真正的企业家。”

       他认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力量、人力资源、资金力量及信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但最需要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只有经营理念准确可行,才能有效调动其他因素并使其发挥最大功能。

       在企业哲学关照中,松下理念体现在如下价值观上:

       1. 于家为国

       松下幸之助认为,人在年幼时需要父母的抚养与社会的培育,成年后应该积极回报家人和社会,企业也不例外。

       在松下看来经营企业和经营人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是松下理念最简明的逻辑。一家刚起步的小企业或许无力裨益社会,但至少不能危害社会,而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就不能再把不危害社会作为存在的前提和目标了,而是应该竭尽所能回报国家和社会。

       2. 不欺暗室

       松下幸之助自创业以来就向员工公开公司的盈亏情况,但因当时日本企业并无采取类似的做法,所以员工对此疑信参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证明,松下幸之助是一位披心相付的经营者。

       在看到与之努力相匹配的数据后,松下员工踔厉风发,士气大振,就连业绩也是节节走高,势如阪上走丸。在日本,这种被称作“玻璃式经营法”至今方兴未艾,企业负责人会向产业工会负责人公开账目的做法,有效化解了劳资双方间的矛盾和冲突。

       3. 笃志好学

       松下幸之助觉得自己短见薄识,所以每次遇到难题都会毫无隐晦地向他人讨教,即便日后被称为“经营之神”,也从未忘记钝学累功之道、以学愈愚之理。

       他主张企业家应该积极地寻找和弥补自己的短板,持续增强企业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自我修复机制。与此同时,应该参悟世事的变幻无常,既要活在当下又要着眼未来,在混沌中探索前进方向,以坚韧的意志和宽容的心态带领自己的队伍奔向成功的彼岸。

       4. 责无旁贷

       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开展民主作风,不可让员工产生依赖上司的心理。为此,管理者必须给予部下相应的指导和教诲,使员工抱有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认真工作。

       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责无旁贷,即便是集体做出的决定,也需要由部门最高责任人来决定是否予以采纳,最高负责人必须要有勇于负责的态度,尤其在关系企业前途的关键时刻更要当仁不让,只有秉持“事不成均在我”的责任意识,才会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进而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5. 因时制宜

       一般而言,正确的经营理念适用于任何时代,但基于正确经营理念所制定的方针和方法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尤其在产品和技术步入快速更新的当下,很多历史传统悠久的“老铺子”墨守成规地沿用传统理念进行经营管理,年深岁久难免日渐式微。

       对此,松下幸之助提出企业家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未雨绸缪,常备不懈。

       6. 顾客至上

       能否赢得顾客的青睐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只有视顾客如家人,赤诚相待,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因此,热情地接待顾客并与之诚恳地沟通,进而掌握顾客的需求并给予持续满足是企业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对此,松下幸之助指出能够将初次消费的顾客发展为常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成功之道。

       7. 谦恭下士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有集合众智,才能无往不利。作为企业经营者,若欲不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变唯我独尊的处世态度,扭转高高在上的领导形象,学会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

       松下曾于某西餐厅招待客户,席间他让助理请来烹调牛排的主厨并向其解释牛排剩盘并非烹饪技术存在问题,而是其至杖朝之年,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因此希望主厨给予谅解,如此谦恭之举不但令主厨倍感慰藉,同时也让客户肃然生敬。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enterprise-strategic-planning/22611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8日 23:59
下一篇 2022年1月8日 23: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