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鸿爪雪梨
策划:武玥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巡飞弹从二十余年前开始研制,其性能和功能的发展伴随着精确制导技术数据高速通信技术等一并发展。功能也逐渐从飞行+杀伤进化为集监视、侦察、毁伤评估及攻击于一体,以及具备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的高端产品。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启动了炮射巡飞弹的研究工作,最开始的动机只是为了将配置电视摄像头的侦察型飞行器随时随地的发射出去,以提高炮兵部队的战场实时态势感知能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态势感知能力外,巡飞弹逐步完善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可显著提高打击移动目标和“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据各方公开信息,美国前后开展过多项炮射巡飞弹项目,包括广域监视炮弹快看”、静默空中侦察(SORA)和紧凑型飞行器-射手联络员(CA-SL等。大多数项目近年来已销声匿迹,可能已停止研制。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广域监视炮弹(WASP)项目。该产品在美制155m子母弹的基础上改造,将炮弹改造为尾部可脱垂的“巡飞弹运载器”。当炮弹从火炮中发射出去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弹底抛掉,连在巡飞弹弹尾的降落伞展开将巡飞弹拽出。随后,在降落伞的作用下巡飞弹开始减速。当飞行速度降至50km/h后,巡飞弹弹翼及尾翼张开,随后电动机开始工作,以100km/h的速度巡飞30min。弹载传感器组件包括三个光电摄像机,可将目标图像传输给地面控制站,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数据链传输指令重新为其分配任务。
LAM巡飞攻击导弹是另一款世界知名的巡飞导弹,被视为一种“一次性猎手式弹药,该导弹射程为70km,巡航速度200m/s。可以利用微涡喷发动机在空中盘旋45min,搜索并攻击100km距离内的软目标,或向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及常规武器发送火力呼唤,也可执行战斗毁伤评估任务。在不进行盘旋时,射程可达280km。巡飞攻击导弹主要用于识别高速机动的高价值目标以进行导弹攻击,能够为区域搜索、监视、目标侦察和战斗毁伤评估提供图像,并能作为机载无线电传输平台为其他系统的导弹提供信息。
图1 美国陆军目前使用XM501发射巡飞弹(图片来自网络)
2007年英国在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对外展出“火力阴影”巡飞弹模型。宣称这是一种巡飞时间长达10h的导弹,但速度较慢,仅150km/h,这也体现出“火影”巡飞弹与传统导弹的作战理念差异:传统导弹的追求是尽快飞到战场打击目标,而“火影”的宗旨则是长时间停留在战场区域,接到打击任务能够即刻执行。可以通过双向数据链传回数据和图像,执行“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ISTAR)任务。“火力阴影”巡飞弹没有降落装置,一旦燃油耗尽还没有找到打击目标,将执行自毁程序。MBDA公司声称,每枚巡飞弹的成本仅与制导火箭弹相当。
图2 步兵巡飞弹作战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大型巡飞弹之外,单兵巡飞弹也是发展的重点之一。单兵巡飞弹由单兵使用,属于单兵建制武器,其部署使用可显著提高士兵在城区、山地等复杂环境下的态势感知能力,而具有攻击能力的单兵巡飞弹还可以增强士兵的视距外作战能力。单兵巡飞弹质量在10kg内,巡飞时间远少于机载或火箭炮射的大型巡飞弹。如美国“弹簧刀” ( Switchblade)巡飞弹重量仅为1.36kg,可以放在背包里随身携带,能够无线传输实时彩色视频,并显示在航空环境公司标准小型无人机系统(UAS)地面控制装置上。“弹簧刀”以电动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后展开弹翼,巡飞时间10min,巡飞速度102~157km/h,其光电传感器可探测并发送连续视频数据。操作人员可通过地面控制面板、视频设备等导引巡飞弹。锁定攻击目标后,转入滑翔攻击模式,以最大飞行速度悄然飞向目标,实现隐蔽打击。
图3 弹簧刀巡飞弹外形(图片来自网络)
弹簧刀巡飞弹在阿富汗战场上的表现优秀,2.0版的弹簧刀已经开始研制,升级版的巡飞时间更长、图像跟踪和锁定更快速准确,且对薄装甲目标也有足够的毁伤能力。
军事小百科:经过多国多年来的摸索,巡飞弹的发展路径已基本明确。具有完全自主攻击能力是武器系统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巡飞弹也不例外。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攻击存在相当大的技术瓶颈。但更长航时、更低成本、更高的机动性、更强的侦查能力则是各种规格的巡飞弹共同的追求。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kepu/2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