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科技公司,已经有两家公司有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车队,在美国进行路测。老大Alphabet的子公司Waymo,已经成为了自动驾驶的佼佼者;老二苹果在2015年也静悄悄地开始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目前车队已经有45辆测试车;而老三微软,没有自己的测试车队,似乎离这场竞争很远。
微软做了什么?
微软最直接的自动驾驶项目,并不是官方成立的。2017年1月,微软内部深度学习和机器人社区中的几名员工,因为一门自动驾驶在线课程而聚到了一起。一拍即合的他们,组成一个名为Road Runner自动驾驶项目团队。
不过,这个团队,更像一个兴趣小组,他们没有资金,买不起用于实验的车。一开始,他们用的是遥控车,在遥控车上加上了自动驾驶的功能。但是,遥控车太小了,也经不起真实道路的折腾。最后,他们决定结束这种贫穷心酸的测试,改用模拟仿真的环境测试他们的自动驾驶算法。
他们使用的模拟器,是微软的开源平台AirSim。AirSim最初只是用于无人机研究,但与Road Runner合作之后,2017年11月,AirSim就宣布平台升级,覆盖了汽车模拟器。
AirSim拥有一个非常详细的3D城市环境,其包含多种多样的动态情景,比如交通灯、停车场、湖、建筑工地等等。用户可以在社区的不同环境中测试系统,比如市中心、近郊地区、植被覆盖区和工业区域。开发者可以使用有AirSim帮助的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CNTK,微软认知工具包) 来做深度增强学习。
Road Rnner的特点是,是通过制作虚拟的碰撞,让AI不断地去碰撞,从而学会安全的驾驶。他们的系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现实中难以测试到的数据。
不过,由于是一个实验性项目,Road Runner应该不会变成商业化项目,但微软未来可能会推广他们的系统,令其成为汽车软件中的重要一员。
打辅助路线
在2017年,微软的商务拓展负责人Peggy Johnson公开表态不会研发自动驾驶车,而是继续开发汽车软件。“我们不会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车辆,但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和辅助驾驶。”这是微软的立场,不过,这样的路线,微软是否能够让微软也能分得自动驾驶的一杯羹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数据,根据Statista的数据,微软Windows车载操作系统2017年的市场占有率为15.8%,居全球第三,但是未来有下降的趋势,并且可能会被QNX和Linux蚕食。这种趋势,对于微软的“辅助”路线来说,非常不利。另外,深度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上构建的,而且微软的CNTK深度学习框架也不像TensorFlow、torch、Chainer这么流行。
除了车载操作系统,微软还有一个叫做Connected Vehicle的车联网平台,提供包括通信、车载娱乐、实时路况、高级导航等服务。丰田和印度打车企业Ola已经与微软在车联网方面达成了合作。但除此之外,雷锋网并没有发现微软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其实,尽管微软在软件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由于历史原因,微软在这方面有点人才短缺。在深度学习还没有像今天如此火热的时候,微软研究院是人才争相进入的公司,因此微软招聘的,更多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研究深度学习的人较少(因为当时深度学习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博士生在主导)。
或许是意识到内部驱动力不足的问题,2018年2月,微软与博世合共同推出加速器OpenADx,该加速器服务于自动驾驶的发展,聚焦于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工具。但加速器能否孵化出有影响力的项目,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云,还是云
比起自动驾驶的先锋技术,微软或许更在乎的是对后台的支持。换句话说,微软更希望自动驾公司驶使用他们的云服务。
微软最近与美国密歇根的自动驾驶测试基地ACM(American Centor for Mobility)合作,为这个基地提供云和网络安全服务。该基地的CEO John Madox表示,微软的Azure云服务能够为在ACM进行测试的公司处理万亿字节的信息,并确保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去年,微软成为了百度 Apollo 计划的合作伙伴,将在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地区为百度 Apollo 开放平台提供微软智能云 Azure 服务。由于国内的自动驾驶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公司也多少有“出海”计划,拥有90多家合作伙伴的Apollo,未来必能扩展其云服务的市场份额。
根据微软2018财年第二财季的财报,微软第二季度智能云部门的营收为77.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7.58亿美元增长15%,运营利润为28.32亿美元。云服务是微软很大的一块盈利业务,与其与Waymo和传统车企争霸,微软更懂得巩固自己的市场。
雷锋网新智驾6 项会员专享特权,全年 100 期精华内容,带你深入浅出看懂自动驾驶。如果想加入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会员计划」,欢迎点击链接 :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 或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