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年,Roadstar.ai 创下了自动驾驶公司最大的单笔融资纪录。
A轮、1.28亿美元,由双湖资本、深创投联合领投,老股东云启资本,以及招银国际、元璟资本跟投。这家横跨中美两地的自动驾驶公司,要讲述的不仅仅是资本层面的故事,技术、商业化计划、对于终局的思考,都是这家新锐公司探索的问题。
Roadstar.ai 的三位主要成员,CEO 佟显乔、首席科学家周光、战略副总裁那小川,向雷锋网新智驾讲述了融资背后的种种考量,同时也凝聚着他们对自动驾驶的终局思考。
40分钟的车程和一笔融资
今年2月,双湖资本的投资副总裁谢思远到美国体验了Roadstar.ai的车。
谢思远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形容当时的感受:“觉得每根汗毛都被震撼得竖了起来。”谢思远的这趟无人车之旅一共是40分钟,在这40分钟的过程当中,不仅刷新了他对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认知,更打破了双湖原本的投资计划。他对雷锋网新智驾说:“双湖大部分的投资基金基本都在硅谷,本来计划在几家L4顶尖的非华人团队选择一家来进行投资。但这一趟40分钟的体验、打破了原来的想法,同时也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
也因此,双湖决定领投Roadstar.ai的A轮融资,双方前后用了一个月时间敲定。除了双湖资本以外,深创投也共同领投了此次Roadstar.ai的A轮融资,此外,老股东云启资本,以及招银国际、元璟资本也共同跟投。
对于此次融资的用途,Roadstar.ai CEO 佟显乔对新智驾说:“此轮融资主要用于团队的扩大和车队规模的扩建,计划在中美两地增加大约50辆汽车的投入,主要用于数据的收集和找漏洞,更好地完善系统。与此同时,Roadstar.ai也会和美团等公司展开运营方面的合作,具体的合作方式双方还在洽谈中。”
佟显乔认为这些运营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试验,虽然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收入,但可以在运营的过程当中,(无人驾驶汽车)发现真实的需求、而且还能够试验运营的模式能不能跑通。
在未来的1-2年时间里,大家(无人驾驶的玩家们)都处在技术打磨的阶段,因此工作的重心还处于不断采集数据、提升算法,在各种场景进行测试。佟显乔认为,唯有技术壁垒足够深厚,才能增加自己的稀缺性。
和这次融资消息一并发布的还有第一代L4无人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Aries·锐。
据Roadstar.ai 首席科学家周光向新智驾介绍:“上一代的传感器基本是用64线的激光雷达做物体的识别、摄像头做红绿灯的识别,并且传感器相互之间是没有关联而且成本非常高。因此,和上一代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相比,Aries·锐拥有比较大成本优势;在城市高复杂环境下,Aries·锐可以合理决策,融入了有人驾驶社会的类人策略;此外,Aries·锐在任意速度、任意曲面道路上可实现最大误差5cm。”
为了验证Aries·锐的可行性,Roadstar.ai也在硅谷进行了多次的路测,包括在白天、雨夜等驾驶环境非常具有挑战性、中间有若干个红绿灯等路况下,Roadstar.ai的车都能够准确识别,开车的过程十分平稳。
海内外的双拳
无人驾驶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技术是比拼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投入的决心还有对未来路径足够清晰的规划。
Aries·锐的发布,使得Roadstar.ai有足够的信心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及技术储备。如何使得技术优势转化成商业运作,这是摆在Roadstar.ai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在一片混沌当中,捋清思路,锚定方向。
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和思考,Roadstar.ai认为,在国内扮演运营商的角色、在海外扮演技术提供商的角色,是最适合Roadstar.ai的运营路径。此番定位,背后有其深意。
Roadstar.ai战略副总裁那小川对新智驾说:“由于海外市场所涉及到的高精地图和当地核心的交通数据会受到相应的保护,因此Roadstar.ai选择了一条可行的路——从技术切入。而在中国,由于算法、高精度地图等技术优势加上清晰的运营思路,Roadstar.ai可以扮演运营商的角色。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针对性的打法。”
此外,那小川对新智驾说:“海外商业网络的铺设也是Roadstar.ai 区别于其他玩家的重要标志。Roadstar.ai也期望通过差异化定位以及更好的技术能力来积累竞争优势。”事实上,Roadstar.ai也在积极地接洽海外的客户,日本、欧洲、北美这些地区都是Roadstar.ai商业版图上的重要据点。
在日本市场,Roadstar.ai有机会于2019年就率先实现商业落地,和日本最有影响力的通信企业以及OEM深度合作;在欧洲,Roadstar.ai和欧巴集团共同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巴士,由Roadstar.ai进行了无人驾驶大脑的开发;在北美,Roadstar.ai和全球知名的Tier 1进行项目的合作,用一些新的传感器来做一个无人驾驶的方案,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一辆为无人驾驶而生的汽车。
而海外商业版图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其所持有的技术能量具备了变现的可能,如果开拓顺利,将来对于国内市场的深耕有着深厚的效应。
无人驾驶的未来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对于自动驾驶市场的判断是“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而Roadstar.ai亦认为稀缺性是最终决定不同的玩家在无人驾驶行业所占蛋糕的大小。
其中,2020年将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Roadstar.ai认为在2020年以前,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可以做到达标的企业屈指可数。2020年以后,无人专车领域的最终门槛,在于谁可以深度绑定OEM,实现无人驾驶和综合运营的最高性价比。其中,城市、乘用车+公交大巴都是Roadstar.ai认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甚至大巴会比乘用车更快地迈入商业的领地。
从创立到如今,Roadstar.ai用了一年的时间,向外界讲述了一个初创公司如何发展壮大的故事;如何用一段又一段的实打实的路测攻克技术与成本之间的难点;下一个阶段,Roadstar.ai将展现的是自己如何打通技术与商业之间的脉络,这是Roadstar.ai所面对的挑战,同样在挑战当中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