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一门半蒙半骗的生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所思,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人们走进奶茶店、咖啡店,点饮品的时候一定认真嘱咐,要少糖或三分甜甚至无糖;走进超市、面包店,拿起产品的第一反应是看看配料表,含糖量的多少决定了人们是否购买该产品。这种行为在国内屡见不鲜。

过去这几年,中国人更不爱吃糖了。根据最新欧睿数据库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果总销售额比过去一年同比下降了9.54%,这是5年来出现的首次大幅下降。而在产量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6月我国糖果产量累计为127万吨,同比下降13.8%。可谓产销双跌。

与之相对的是无糖食品的崛起。就拿无糖饮料来说,根据红星新闻的数据,2018年国内有36%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或减糖饮料,而到了2020年无糖饮料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55%。对含糖量的关注以及对糖的恐慌,可谓在这几年按下了快进键。

人们对无糖的追逐并非毫无道理。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报告称:截至2014年,全球约有4.22亿人患糖尿病,这个数量是1980年的3倍。而在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成年人总数的十分之一,预计在2040年会增加到1.5亿;同时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只是糖引起的疾病之冰山一角,“龋齿、肥胖、血糖升高、易衰老”等健康问题也随着摄糖而来。世卫借着这个报告,呼吁对糖尿病采取行动,加强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也掀起了全球“恐糖、抗糖”的高潮。人人“谈糖色变”,纷纷加入“戒糖”行列。

糖如何入侵我们的生活?

与糖分道扬镳之前,人们与它有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蜜月期。

正如汪曾祺写糖果:“从古到今,谁人不吃糖?似乎,没有不爱吃糖的人,尤其是孩子。我估计,这个星球上没有吃过糖的人,大概不存在?不爱吃糖的人,也许还没出生。”

人们为何如此爱糖呢?

博主“鹿哥来了”在一期科普视频中提到营养学家的一个观点:母乳中的乳糖是一种非常甜的物质,也是母乳中的重要能量来源。长大后,人们会吃到更多的带有自然糖的食品,这种甜味区别于一些苦、涩味道的食品,只要人们能快速进行区分,就能吃到更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从前饥荒的年代里,对糖的敏感性是有益于生存的。在汪老的孩提时代,几颗糖就能让孩子们将供销社当成一个宝库,日思夜想只为吃上一口糖果。

不论是软软的麦芽糖、韧韧的牛皮糖、松松的酥心糖、绵绵的棉花糖、还是脆脆的冻米糖、亮亮的水果糖……搁进嘴中,或在牙下爽快咀嚼,或在舌上细腻舔卷,都可见浓烈口感滚滚而来,满心的陶醉之下,愉乐自知。这种体验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是多少代人心中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大江大河》里宋运辉的一颗糖喂到观众心里去

可以说,人类天生嗜糖,因为甜,意味着无毒和能量,同时还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对于糖果的钟爱,几乎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庭记忆里,今天的我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这种狂热。

事实上,从17世纪开始,工业时代的到来就大大提升了人类的制糖能力,也为糖依赖创造了物质基础。工业精炼糖比如蔗糖、高果糖浆等的出现,即将糖从食物中提取出来,就如从植物中精炼出毒品一样,精炼的糖本身已不再具有营养价值,只成了单纯刺激大脑的化学物质。

20世纪科学家们对糖的成瘾性做了许多实验,实验证明:糖和毒品一样可以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奖励机制,人们吃了甜食会变得快乐、情绪变得高涨。由此糖被用在了各种食品当中,人们愈加与之难分难舍。

然而紧随着世卫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人们很容易感受到这样的氛围:控糖的行动在社会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17年可口可乐推出最接近原味可乐的无糖可乐Coke No Sugar。事实证明,这种“低糖无糖”的产品定位受到了消费者与资本市场的青睐。

据观研报告网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无糖饮料市场发展迅猛,其中主要包括无糖茶饮料和无糖碳酸饮料,无糖碳酸饮料发展速度较快,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4.6亿元。

在可口可乐与百事等大企业的示范下,饮料去糖化趋势席卷全球,众多厂商“被裹挟”加入这场无糖的战争,各种无糖饮料的必备原料,如甜味剂赤藓糖醇等供不应求,价格一度被抬高。

且看看今年夏天的饮料货架,低糖无糖饮品琳琅满目。就连药品行业也紧随其后,我们熟悉的小柴胡、双黄连等冲剂都出了无糖款供民众选择。

糖的危害是商家的武器

“零糖零卡零脂”的特性完美迎合了当下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各类饮品食品都不断向“健康”“天然”“无糖”等方向转移。更有各种“黑科技”产品撩动人心。

比如抗糖丸、抗糖面膜等,这类东西保证你在摄入糖之后依旧能保持皮肤的紧致和白皙。因为皮肤被“糖化”后,会变得暗黄、有细纹,这些产品可以做及时的补救。而有些产品却是从源头上阻断,比如脱糖养生电饭煲,是许多人的减肥美白助攻。

市场上现有的生活电器品牌纷纷推出了这类电饭煲,主打人群本是需要严格控制米饭摄入量的孕妇、老人或糖尿病人,用这类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不但糖分的转化率低,也降低了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多吃又不怕糖分高。

然而这类产品却已经非其主打人群专属使用,许多减肥和抗糖人士纷纷加入行列。虽然这类“黑科技”产品的有效性尚未十分明确,用着的人且从心理上受到了几分安慰,全当买了个安心,因此这产品在市面上的反响着实不错。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学家于康教授提出,吃“脱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不仅不能“脱糖”,且在煮饭过程中米和汤分离,会造成部分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流失,对健康是得不偿失的,适量食用米饭才是正经。

正在减肥的女大学生小K做过一个尝试。为着抗糖减肥,她连着一个月用无糖低卡0脂的魔芋结代正餐,一个月猛减8斤。然而恢复饮食后她开始暴饮暴食,又反弹10斤。

“我这辈子都不想吃魔芋结了。”她有些无奈又好笑地说道,“这种靠意志力违背生理渴望的减肥不是长久之计,既不健康,又徒增焦虑。”

这几年,由于全民健身的号召和身材焦虑的贩卖,人们对健康和身材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刻糖首当其冲。因着控糖而做出的许多徒劳无功的尝试是许多人面临的困境。

当然,最先吹起这股“控糖”风的,自然还是各路商家。在消费社会中,资本和健康之间相互逐利,为共同目的形成一种共谋。资本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控制着健康、审美和消费动向。因此抓住了消费者对糖的恐惧,也就抓住了一个大商机。

疯狂控糖控对了吗?

事实上,在上世纪70年代糖尿病逐渐变成流行病后,就有专家做过一连串的实验企图给糖定罪,然而专家们发现,糖作为我们身体能量和营养构成的一部分,始终不能被其他能量完全取代。同时有一种声音出现:糖对人体是必需品,但它本身无罪,是人过量摄入的行为引起各种疾病。

改含糖为无糖,换大米为糙米,千方百计控糖的生活给了恐糖人群心理安慰,也带来了一些负担。相对于明确不含糖的产品,隐形糖更难控制。例如有些食品饮料中虽然没添加蔗糖,给消费者一种它不含糖的感觉,但是可能添加了果糖。果糖并不是我们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糖,

2015 年美国《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同样热量的食物,比起复合碳水化合物饮食,高果糖饮食(占总能量摄入的 25%)会在9天内使肝脏脂肪大幅增加 37%。

很多商家会选用结晶果糖替代蔗糖,以追求更好的口感,更打出0蔗糖的口号,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实际上果糖的热量与蔗糖相当,大部分还是从淀粉转化而来,大量食用的话,危害不亚于蔗糖。

控糖应当科学,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糖是最重要的一步。澳大利亚一部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就做了一个实验,长期不吃糖的主人公连续60天食用40匙糖(相当于正常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重点是,他在试验中所食用的糖分来源都是麦片、低脂风味酸奶、果汁等看似健康的食品,且远离了糖果和垃圾食品,同时也保持和从前一样的运动量。

然而随着对糖的稳定摄入,他开始变得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大,吃了甜食心情就很好,不吃就情绪低下。最终的数据显示,他所摄取的糖分转化成的脂肪让他的体重增长了8.5公斤,并且出现了轻微的脂肪肝。

这个实验从侧面反映,我们日常摄入的糖分,大多数来源于我们所认为的健康安全的食品,这些食品所含有的隐形糖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糖的危害当中。

其实日常生活中,糖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天然存在的糖,如蔬菜、水果中自然的糖,牛奶中天然的乳糖,它们自然地存在于一个完整的食品体系,在摄入这些糖分的同时,会吃下完整而营养密度较高的天然食物,从而产生自然饱腹感,通常很难会出现进食过度或者上瘾的行为。

另一种形式则是游离糖。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游离糖是指“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其中“单糖有一个糖分子,包括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消费最广的双糖是蔗糖或砂糖”。所谓原糖、非精制糖、天然糖其实全都是游离糖。

游离糖会让人饱腹感缺失而产生糖富集现象,它本身不含有任何必须营养素,除了能够提供热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用处。

简单举个例子,当我们吃下一个橙子,我们会有饱腹感从而停止继续用食,倘若把橙子榨橙汁喝下,即使喝个满满一大杯也不会有特别饱的感觉,甚至还可以起到搭配摄入其他食物的效果。这时喝一杯果汁所摄入的糖,就远远高于吃一个橙子了。

除了注意日常食物中的糖分,关注食品的配料表,保持适当的锻炼和规律的作息也是最科学的控糖方式。有所节制的生活自然会将人导向一个更健康的身体状态。

然而,“我们需要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注意糖的摄入量对日常生活是有益的,若过分恐惧而扰乱日常节奏,却是得不偿失了。

只见汪先生亦说:“从糖果身上,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历史的影子。历史仿佛会开倒车,像行车那样会‘掉头(调头)’。有时候,甚至,历史会迷迷糊糊,乱跑一气,或者迷失了方向,走迷路了!像个醉汉似地红着脸,满街、满山歪歪咧咧踉踉跄跄,一路上还不断打着饱嗝儿!”

若要说,这糖史的书写权在我们手上,如何让这摇摇摆摆的历史车头顺着轨迹向前奔去,其实重要的还是对它的了解与合理食用。毕竟,生活总该带点甜不是吗?

参考资料:

1. 《5亿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李迪

2.《无糖饮料,资本市场的新宠儿》红星新闻

3. 《糖是一种毒品你敢信吗?为什么人对糖上瘾,背后谁在操控一切》鹿哥来了/西瓜视频

4.《努力控糖的你,小心落入这些无糖陷阱》丁香医生

5.《【研食(一)】浅谈无糖饮料—发展历史、爆火原因与营销隐患》三火一木

6.《恐糖?不如科学控糖》更本文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所思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8838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