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如何淘汰阿里巴巴与小米科技?那台湾呢?

网路经济的高速发展,缔造小米手机的创业神话与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帝国。媒体在热炒「网路思维」的概念时,常常以小米手机为范本。小米公司的总裁雷军也在各个场合宣传小米「以使用者为中心」的网路思维;阿里巴巴更重视业务扩张与节日行销。在2014年的「双11光棍节」中,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商城)单日交易额高达571.12亿元人民币,远远

工业4.0时代

工业4.0时代

超越2013年「双11」的362亿元人民币成交额,刷新全球单日最大购物成交纪录。

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无疑是可喜的,但是随着先进国家提出工业4.0策略,小米与阿里巴巴正面临史上最大的危机,也就是它们很可能会从网路经济的领航者,变成工业4.0时代的落后者。
在小米的网路思维体系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让使用者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的运作模式,即透过使用者与研发部门的密切互动,打造出让使用者惊艳的极致产品。这种新颖的运作模式,让小米打败无数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但是,在工业4.0时代,小米将不再具有优势。
工业4.0编织出一张智慧化的产业物联网,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行销服务都将实现智慧化。当客户用智慧手机对企业下单后,产业物联网就会自动把客户的个性化订制需求数据,传输到智慧工厂的资料库。智慧工厂根据收到的数据来自动组织产品设计、原物料加工、组装生产的环节,再根据智慧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成的方案,将订制产品交付给消费者。
尽管企业与客户依然保持深入的互动,但是工业4.0时代的智慧工厂可以代替研发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而客户也被纳入智慧型网路的一环。如此一来,他们就能更轻松地得到最符合个人口味的专属产品,并享有更低的交易成本。
如此一来,小米引以为傲的使用者参与研发模式,将从根本上产生动摇。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局面,是因为小米的成长模式并不符合工业4.0时代的内涵。
从本质上来说,小米的爆发性成长并非源于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是在于革新网路行销模式。这是一种充分利用消费者心理展开的饥饿行销模式,透过培养忠于小米品牌的粉丝族群进行口碑式传播,让目标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变得如饥似渴。再加上小米的高层在众多场合炒热网路思维理念,使得小米品牌的影响力能够迅速在市场上蔓延。
但是,以智慧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是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小米虽然如日中天,但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往往是照抄他人的技术与创意,缺乏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个是以产品的智慧制造为本,一个则是以网路行销为主导,显然两者并不在同一条发展路径上。
近几年来,小米的投资涉及众多领域,特别针对研发制造领域大幅投入。就目前而言,小米还能依靠代工厂的制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利用出色的行销能力掩盖自己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

工业4.0时代,善于制造将打败善于行销

然而,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中,客户需求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工业4.0企业可以利用智慧化的产业物联网大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依赖代工厂的小米,却无法达到同等级的能力,难以挽留消费者。假如小米不及时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产业物联网,培养自己的智慧工厂,就很有可能从此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相对来说,华为、中兴等更重视自主智慧财产权研发的手机品牌,则可能搭上工业4.0的东风。
在过去,擅长制造的企业未必比得上善于行销的企业。无数轻制造重行销的品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成称霸网路经济的巨头,让那些以制造见长的企业望洋兴叹。但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风向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很快成为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网路公司。然而,有人声称:工业4.0要消灭淘宝只需十年;也就是凭借网路商城起家的阿里巴巴,在工业4.0时代里可能会迅速衰退。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网路颠覆传统产业的初步阶段,许多传统产业被迫接受网路改造,而网路公司也将技术优势的触角延伸到各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网路与传统产业的大整合,是中国网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而阿里巴巴做为网路行销的通路商,借助平台的力量取得空前成功。
阿里巴巴模式用网路跨越多个产业,在中国掀起网路零售业的高潮。这个发展成果无疑相当惊人,「双11光棍节」的辉煌战绩便足以证明。但是就实际上来说,阿里巴巴和小米一样,并不是以研发制造为核心竞争力,同样是立足在以行销为本位的发展模式,只不过小米主要是经营粉丝经济,而阿里巴巴则是靠交易平台的力量。
在网路普及的今天,线上购物的电子商务模式比实体商店的交易更加方便快捷。再加上发达的物流体系,阿里巴巴等网路商城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扩大品牌推广力道,让广大消费者获得更优惠的产品。低成本与交易便捷等优势,是传统实体商店、制造企业难以与之抗衡的根本原因。
然而,到了工业4.0时代,这种透过削减流通环节(circulation links)来压缩成本的方式将逐渐失去原有优势。因为智慧工厂直接省略销售及流通环节,产品的整体成本(含劳动力成本、原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过去减少近40%。消费者可以透过产业物联网直接向智慧工厂订购个性化的工业4.0产品,略过阿里巴巴这个平台。
当消费者与智慧工厂能便利地直接互动时,阿里巴巴的平台交易优势和折扣优势都将不复存在。如此一来,阿里巴巴的命脉就被工业4.0打断,难以继续用现有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
当然,网路公司还掌握一种有力武器—大数据和云端平台,透过大数据技术垄断巨量的客户资讯,即时做出符合目标消费族群的个性化精准行销。由于工业4.0时代是追求产品个性化及人性化的时代,所以大数据与智慧制造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同样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美国国家工程院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网路巨头亚马逊可能凭借大数据优势,对正在迈向工业4.0的制造企业形成阻碍。
与亚马逊商业模式类似的阿里巴巴,也及早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中心与云端平台,试图在这个领域赢得先机。问题是:工业4.0时代的产业物联网建设也包含制造企业的大数据与云端平台建设。如前所述,无论是智慧工厂的管理经营,还是工业4.0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援。特别是智慧工厂的自主运作,以及产品与智慧机器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都需要大数据技术进行智慧监控。
尽管目前网路公司还拥有一定的大数据技术优势,但是随着智慧工厂的逐步完善,这种优势将会不断缩水。制造企业将透过更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工业大数据体系,打破通路商对客户数据的垄断,与消费者直接进行连结。届时,阿里巴巴仅有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事实上,小米与阿里巴巴都有一种「无限贴近消费者」的精神。这种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行销思维,完全符合网路经济的内在逻辑,也与工业4.0时代的个性化、人性化特性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行销通路,并不是以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而工业4.0则是以智慧制造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比对手更高效率、精准、便捷、人性化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订制需求。假如不能掌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优势,及时转变发展模式,小米和阿里巴巴在十年内被工业4.0消灭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本文摘录自《工业4.0》)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6032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