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演化心理学的七大误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Laith Al-Shawaf,编辑:山鸡,翻译:SIXIN,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根据《演化心理学》[1]中的说法,演化过程产生了三大产物:适应器、适应器的副产品,以及随机效应或噪声。演化心理学主要关注那些构成人类本性的特殊适应器——心理机制,也就是信息加工装置。它们之所以表现出现在这种存在形式,是因为它们曾经在人类的演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和繁殖的适应性问题。

经过自然选择与性选择,心理机制变得只加工特定的信息,按照决策规则对信息加以转换,并以生理活动的形式产生输出,或生成能为其它心理机制所用的信息,或直接生成外显的行为。演化的心理机制所得到的输出结果,通常就是某种特定的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将演化论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有望彻底改变这个领域,并将其与生物学统一起来。但是,不管在学术界还是在公众中,都存在一些根本性的误解,阻碍着这些方法在心理学和行为学中的应用。本文对这些误解中最广为流传的进行了回应。

误解1:演化和学习对行为的解释是冲突的

人们常常认为:如果一件事是学习得到的,它就不是演化形成的,反之亦然。这种对问题的理解具有误导性,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许多演化假说就是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经典研究表明,猴子能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对蛇的恐惧,这比猴子对其它物体(例如兔子和花朵)习得恐惧要快得多。此外,比起其它恐惧,猴子也更难遗忘对蛇的恐惧。正如猴子的情况一样,假设人有演化形成的对蛇的恐惧,并不意味着这种恐惧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意味着它是通过一种演化而来的机制学到的。在生物学层面,这种机制使我们更容易习得某些恐惧。

第二,正是蕴含在大脑中的演化形成的机制让学习成为可能。我们能够学习,是因为我们预装了某些使学习发生的神经认知机制,而这些神经认知机制是通过演化建立起来的。想想看,小孩和狗都能学习,但如果你试图教它们同样的事情(例如法语或者博弈论),它们最终会学到不同的东西,因为狗演化形成的学习机制与小孩的不同。

用感知(perception)进行类比有助于阐述这个观点。生物体通过大脑和感觉器官中的某些机制来感知。要理解这些机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产生什么样的输出,我们必须关注演化,毕竟演化建立了这一切。在探讨感知时,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想法,但同样的道理用到学习上却不那么被接受。生物体能够学习,而学习对行为很重要。但学习是由基于大脑的学习机制实现的,而这些机制又发源于演化。学习和演化对行为的解释并非互不相容,而是自然地互相补充。

第三,我们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演化和学习互相冲突,因为它们甚至不在分析的同一个层面上:学习是对某个行为的近因(proximate cause)的解释,而演化则是对终极因(ultimate cause)的解释。(在分析中,近因解释了某事物的工作方式,而终极因则解释了它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工作,或者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构建起来。)主张某个行为是演化的产物,并不包含着关于“该行为在生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发生”的任何信息:该行为可能是学习而来的,也可能不是。

误解2:演化的产物一定会在出生时就出现

第二个常见的误解是:演化的产物一定会在出生时就存在,或者至少在发育早期就出现。但这并不是自然选择的做事方式:自然选择建立适应器(adaptations),有些适应器在出生的特定时刻就存在,也有些会在需要它们的发育阶段出现。牙齿、乳房和胡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它们都是无可争议的演化的产物,但都在出生时不存在。

同理,尽管刚出壳的雏鸟视觉或飞行能力不佳,但没有人会怀疑鸟类演化出了这两种能力。主张演化产生了某种心理倾向或者行为,并不是说它在出生时就存在,而是说它在该物种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成员中,在生命的适当发育阶段,能够可靠地发展出来。

演化的产物常常需要特定形式的环境输入才能正常地发展出来。这直接引出下一个常见的误解。

误解3:演化意味着遗传决定论

不管这种观念多么广为流传,心理学的演化论方法并不意味着“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要理解这一点,有两种方式。

首先,和所有其他生命科学家一样,演化心理学家赞同一种交互主义的观点,认为心智、身体和大脑中的一切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其次,演化论的视角强调了环境的中心地位,指出环境在因果链条中每一环都非常重要:起初,适应器受到环境压力的驱动才能发展;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适应器需要环境输入才能正常发展;最后,适应器需要环境触发条件来激活。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认为演化心理学家是遗传决定论者呢?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批评者无法区分“适应器具有遗传基础”的事实和“适应器由遗传决定”的观点。许多批评者可能也不知道一个演化科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物种典型的演化形成的机制通常遗传度为零(遗传度指的是某个群体中,由基因的差异可以解释的个体差异度。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某种机制/性状是某个物种所有个体所共有的,是“物种典型的”,那它在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度通常完全由环境的差异决定,而不由基因的差异决定)。批评者有时似乎是没有查阅过该领域的重要文献的情况下,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像其它对演化心理学的误解一样。

误解4:如果某种行为是跨文化的,那它就不是演化的产物

这个想法直觉上似乎讲得通,但事实上却是错的,问题在于对演化论的误解。在不同文化之间一致的,并不是行为,而是产生行为的神经认知机制。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观点。

想想语言。在不同文化下长大的人会学到不同的语言,难道就意味着语言能力不是演化的产物?不。这只是意味着自然选择已经塑造除了一种学习语言的通用能力——但你实际学到的语言取决于你成长的地方。同样地,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引导我们关注社会地位的心理机制,但因为不同的文化或者亚文化中彰显地位的标志不同,我们长大后只会关注我们自己文化里的那些地位标志,学着重视或模仿那些标志。

一些证据表明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厌恶和食物偏好上。演化的产物(如吃什么食物,讲什么语言)随文化而不同,并不意味着造成这些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也因文化而异。行为的跨文化差异性可以,而且往往是以产生这些行为的神经认知机制的跨文化一致性为基础的。

理解这个观点的一种方式是参考文化唤起(evoked culture)。文化唤起指的是由共同的心理机制和随文化而不同的环境输入造成的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可以工整地写成一个不严谨的公式了:共同的心理机制+随文化而不同的环境输入=行为输出的文化差异。

择偶策略的文化差异阐述了上述观点。跨文化研究表明,当下的性别比例能够预测文化间择偶策略的差异。缺乏男性的国家的文化倾向于选择短期配偶,而缺乏女性的国家的文化倾向于选择长期配偶。这种动力学可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配偶市场是一个生物市场,其中稀少的性别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

平均来看,男性比女性更渴望简单的性行为,因此在男性较少的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短期配偶。而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渴望严肃的婚姻,因此女性较少的文化更倾向于选择愿意许诺的配偶。(请注意“平均”这个前提条件——每种性别的内部差异也很大,但研究还是表明,性别之间的平均差异显著而稳健。)

最关键的是,择偶行为的文化差异,不仅不会与演化解释相抵触,而且实际上,在知道事实之前,就可以用演化推理预测出来。这种现象——文化唤起,似乎也可以部分解释性格特征中的文化差异,如外向性、经验开放性和社会性等。

误解5:演化心理学对个体差异不够重视

这个想法似乎有些道理,特别是在二十年前看来。

演化心理学一开始关注的是物种典型机制和性别差异。乍一看,从演化论的角度来说,个体差异(尤其是可遗传的差异)似乎更具挑战性,研究人员花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认真处理这个问题。早期的开拓性尝试包括四篇论文[2-5]

近年来,演化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兴趣迅速增加,我们在解释和预测方面都看到了进展。几篇最近的论文[6-10]探究了个体差异的理论。在处理个体差异的实证方面,一些最近的研究关注的话题包括:外向性[11]、性嫉妒[12]、厌恶与择偶策略[13]、体味[14]、人格特质协变[15]、对公共利益的贡献[16]、道德化行为[17]、寄生虫的影响[18]和各种个体差异变量。

专门讨论个体差异的章节也经常会出现在其它更加宽泛的论文中,如探讨嫉妒中的性别差异的[19]和关于情绪的[20],或者出现在推进个体差异假设的论文中,例如关于饥饿心理学的[21]。还有论文专门讨论情境效应[22],它是个体行为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现在,演化心理学中有成卷的书专门在讨论这个问题[23],而教科书中也有专门的章节[24],在探讨人格心理学和个体差异。

因此,是的,心理学的演化论方法确实是从普遍性和性别典型机制的低垂果实(低垂果实指某个领域刚发展起来时那些比较容易研究的话题)开始的。但过去二十年里,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内差异。这种趋势没有减弱的迹象,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其范围、重要性和实证成果都有可能会增长。

误解6:演化心理学家将一切都视为适应器

只有在只读含有错误信息的评论,不读该领域实际的主要文献的情况下,你才会相信这种陈词滥调——但是它从从未消失。

演化生物学家经常在他们发表的文章中明确指出,演化导致三种产品:适应器、副产品和噪声。除了理论陈述,研究者还提出了关于副产品的假说,并针对副产品进行了研究。

例如,有三篇概念性的论文[25-27],明确地否定了“我们心理的各个方面都是适应器”的观念。而有篇关于适应器(adaptations)、扩展适应器(exaptations)和副产品(spandrels)的论文明确而详细地讨论了副产品[28]。有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心理学中实施一个扩展适应主义方案的问题[29]

有一个卓越的研究表明,种族主义是一种演化的副产品,而不是一种适应器,是可以消除的[30]。有篇论文表明,男性中性欲倒错出现比例较高,是性唤起阈值较低和有偏见的性学习机制的副产品[31]。两个著名的演化心理学家在一篇论文里表明,杀人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一种适应器[32]

他们(和合作者)还认为杀妻和杀子也是一种副产品[33]。研究人员还试图将宗教和对超自然主体的信仰解释为其它机制的副产品[34-36],例如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施动性(agency)(施动性指的是进行选择和以选择来影响世界的能力)检测机制、心智理论机制和依恋系统。我的同事和我最近为一本新的演化心理学的教科书写了题为“演化的产物”的一章[37]毫无疑问,副产品是这个章节的核心内容之一。

演化心理学家在其发表的作品中实际说的话,和对演化心理学的批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惊奇,毕竟这个领域还存在许多其它歪曲的例子[38-40]

问题的一部分是关于“适应主义究竟是什么”的哲学分歧。按照许多演化心理学家的理解,适应主义并不意味着下面的观点:我们一旦完成了对心理所有或者大部分特征的研究,就会发现它们都是适应器。相反,这只是一种启发性的、方法论层面的方法:对潜在适应器进行假设检验,如果证据不足以支持假设,就拒绝。

换句话说,适应主义只是研究的起点,是一种能产生可检验的假设的研究策略,而不是某种宗教式的承诺,认为即使某个特定性状还没有经过调查,它也一定是适应器。适应主义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和研究策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演化心理学家并没有把它当做不容置疑的假设,否则的确挺可怕的,但旁观者很容易以为他们在这么做,因为总有著名作家在向旁观者灌输这个观点。举个例子,有记录表明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就常常歪曲对话者的观点。

误解7:演化心理学的假说是“原来如此”的故事

如果你不接触演化心理学的文献,就更容易保持这种误解。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这种误解,但我想在本文中针对更多的读者进行解释。对于不熟悉术语的人来说,“原来如此”的故事指的一种不科学的过程: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行为的某些事情,为其编造了一个方便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为演化论的解释),然后在缺乏进一步探究或检验的情况下决定相信这种解释。

科学中有两种基本的假设检验的方法。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者用理论产生一个假设,从假设中推导出具体的预测,然后检验这些预测。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很难犯“原来如此”的错误,因为研究者们根据理论先验地作出预测。许多演化心理学的研究采取了这种方法,以理论为起点出发。

第二种假设检验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者注意到了人类行为或者心理学的某些事情,提出了一个也许能解释这些事情的假设,然后用这个假设来产生新的预测,最后检验这些预测。这两种方式在科学中都常见而有效。但如果研究者停在半路,简单接受一个编造出来的假设,而不去推导和检验任何新的预测,那么第二种方法(自下而上)就可能陷入了捏造故事的错误中。幸运的是,在任何科学领域中,很少有人会犯这种严重的错误。(根据我的经验,只要稍加努力,你甚至可以让心理学本科生避免这种错误。)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坚持认为演化心理学的假说只是编造的故事呢?下面是一个可能的部分解释。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1)演化心理学涉及历史因素;(2)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过去,因此认为演化心理学的假说最终是无法检验的,所以必然是编造的故事。这种想法很诱人,但却是错误的,它误解了假设检验的本质。

首先,如果任何包含历史元素的领域都不可能进行假设检验,那么以下所有领域都不可证伪,并且充满了“原来如此”的废话: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和演化生物学。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他们误解了假设检验的本质。演化心理学家根本不需要穿越回过去去检验他们的假设。相反,他们的假设可能是来自于他们对过去(不够完整)的了解,但这些假设却产生了关于我们应该在现代世界中看到什么的实证性的预测。换句话说,演化心理学家的假设可以预测在某种条件下考察现代人类时应该发现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检验“演化形成的厌恶机制能保护我们免受疾病侵害”的假设,我们不必穿越时光,也不必拥有对过去完美而完整的知识。

相反,检验假设需要我们去考察现代人类,比如,与致病性较低的物品相比,人们是否对致病性较强的物品表现出更强烈的厌恶(是的);那些更容易感到厌恶、对污染的敏感性更高的人最近是不是更不容易患病(是的);人是不是可以通过体味发现他人的疾病(是的);人在照顾家人时是不是会调低厌恶的程度(是的);厌恶是否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与择偶行为有关(是的);厌恶是否激活了免疫系统(好像是);厌恶是否在免疫抑制期间上调(是的);突出病原体的危险性是否能让人们以减少感染可能性的方式活动(是的)

演化形成的厌恶机制在保护我们免受疾病侵害,这一假说的确包含着一个隐含的历史因素。但检验这个假设并不需要研究人员穿越时间或者窥视历史,只需要他们从假设中得出新的预测并且在现代检验这些预测。

结语

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说心理学的演化论方法是完美的。它们并不完美,也有改进的空间。但是,本文探讨的广泛的误解已经阻碍了学术界和公众对该领域的接受程度。这些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依据的,因此许多人对演化心理学的拒绝只是建立在错误观念的基础上,和它的真正的缺点和局限性并没有任何关系。

更重要的是,这些误解阻碍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因为心智和行为的科学,如果忽略了演化,就不可能发掘出它所有的潜能。我们很难逃避这一事实:大脑是演化的产物,也对心智的运作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演化论是生命科学的综合范式:它统一了许多学科,解释了大量已有的发现,预测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发现。心理学也是一门生命科学,不可避免地落在这个范畴内。

心理学中的演化论方法每年都在取得理论进步,每月都在产生新的实证发现。与其攻击演化心理学的稻草人(稻草人指被有意无意曲解了的观点),不如多花点心思看看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实际在说些和做些什么。这样做了的读者们可能会惊讶地看到,他们发现的事情往往和二手文献种经常出现的稻草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可能还会收获精彩的理论和实证成果,并且开始从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心理学。

参考文献

1.Buss 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Psychology Press; 2015 Oct 2.

2.Buss DM.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ward a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 Oct;39(10):1135.

3.DeKay WT, Buss DM. Human natu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Perspectives fro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2 Dec;1(6):184-9.

4.Buss DM, Greiling H. Adapti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9 Feb;67(2):209-43.

5.Gangestad SW, Simpson JA. The evolution of human mating: Trade-offs and strategic pluralism.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00 Aug;23(4):573-87.

6.Buss DM. How c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uccessfully explai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Jul;4(4):359-66.

7.Nettle D.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ty variation i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6 Sep;61(6):622.

8.Harris JR. Explain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Why we need a modular theory.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121-53.

9.Penke L.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moder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Nov 24;243.

10.Michalski RL, Shackelford TK.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onciling human natur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Apr 1;48(5):509-16.

11.Lukaszewski AW, Roney JR. The origins of extraversion: Joint effects of facultative calibration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1 Mar;37(3):409-21.

12.Lewis DM, Al-Shawaf L, Janiak MC, Akunebu SP. Integrating molecular genetics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exual jealousy and the androgen receptor (AR) gen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8 Jan 1;120:276-82.

13.Al-Shawaf L, Lewis DM, Buss DM. Disgust and mating strategy.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5 May 1;36(3):199-205.

14.Lobmaier JS, Fischbacher U, Wirthmüller U, Knoch D. The scent of attractiveness: levels of reproductive hormones explai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men's body odou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8 Sep 12;285(1886):20181520.

15.Lukaszewski AW, Gurven M, von Rueden CR, Schmitt DP. What explains personality covariation? A test of the socioecological complexity hypothesi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7 Nov;8(8):943-52.

16.Kurzban R, Houser 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operation in a circular public goods gam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1 Nov;15(S1):S37-52.

17.Petersen MB. Moralization as protection against exploitation: do individuals without allies moralize mor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3 Mar 1;34(2):78-85.

18.Thornhill R, Fincher CL, Murray DR, Schaller M. Zoonotic and non-zoonotic diseases in relation to human personality and societal values: Support for the parasite-stress model.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0 Apr 1;8(2):147470491000800201.

19.Miller SL, Maner JK.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sexual versus emotional infidel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Feb 1;46(3):287-91.

20Al-Shawaf L, Lewis D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emotions. Encyclopedia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7:1-0.

21.Al-Shawaf L.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hunger. Appetite. 2016 Oct 1;105:591-5.

22.Context,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3.Buss DM, Hawley PH, editors.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Nov 24.

24.Lewis DM, Al-Shawaf L, Buss DM.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25.Tooby J, Cosmides L.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handbook of evolutioary psychology. 2015 Nov 23:1-85.

26.Lewis DM, Al-Shawaf L, Conroy-Beam D, Asao K, Buss D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how-to guid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17 May;72(4):353.

27.Cosmides L, Tooby 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emotions. Handbook of emotions. 2000 Dec;2(2):91-115.

28.Buss DM, Haselton MG, Shackelford TK, Bleske AL, Wakefield JC. Adaptations, exaptations, and spandrel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May;53(5):533.

29.Andrews PW, Gangestad SW, Matthews D. Adaptationism-how to carry out an exaptationist program.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02 Aug 1;25(4):489-504.

30.Kurzban R, Tooby J, Cosmides L. Can race be erased? Coalitional computation and social categor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Dec 18;98(26):15387-92.

31.Al-Shawaf L, Conroy-Beam D, Asao K, Buss DM. Human emotions: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motion Review. 2016 Apr;8(2):173-86.

32.Daly M, Wilson M. Foundations of human behavior. Homicide.

33.Wilson M, Daly M, Daniele A. Familicide: The killing of spouse and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1995;21(4):275-91.

34.Atran S, Norenzayan A. Religion's evolutionary landscape: Counterintuition, commitment, compassion, commun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04 Dec;27(6):713-30.

35.Kirkpatrick LA. Toward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9 Dec;67(6):921-52.

36.Willard AK, Norenzayan A. Cognitive biases explain religious belief, paranormal belief, and belief in life’s purpose. Cognition. 2013 Nov 1;129(2):379-91.

37.Kirkpatrick LA. An attachment-theory approach psychology of relig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1992 Jan 1;2(1):3-28.

38.Winegard BM, Winegard BM, Deaner RO. Misrepresent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sex and gender textbook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4 Jul 1;12(3):147470491401200301.

39.Delton AW, Robertson TE, Kenrick DT. The mating game isn't over: A reply to Buller's critique of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mat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6 Jan 1;4(1):147470490600400122.

40.Kurzban R. Alas poo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Unfairly accused, unjustly condemned. Skeptic (Altadena, CA). 2002 Jun 22;9(2):99-10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Laith Al-Shawaf,编辑:山鸡,翻译:SIXIN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829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