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葛格,头图来自:《最后的告别》剧照
谢飞老师,8月9日又在豆瓣发文了。
作为备受大家尊敬爱戴的“豆红”,这回谢老可不是只是写短评、打分这么简单,而是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千余字的长评《从西宁FIRST青年影展看片谈到〈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
这篇文章,是发在今年FIRST最佳影片《最后的告别》的条目下,但内容延宕开去,实则是对中国青年独立电影创作总的发展趋势的个人见解。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能看得出来,谢老对今天的青年影人和青年创作是真的关心!
《最后的告别》剧照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大概有三个问题可以探讨。
问题一,评委会的口味为何会和专家大众的口味有很大区别?
谢老文章的切入点,是他发现,今年FIRST影展中评委会的选择,与自己的选择、观众的选择以及高校专业青年学者团体(这后三种观点相对趋同)存在较大差异。
简言之,获最佳影片、导演大奖的《最后的告别》以及“一种立场”的《一个人的葬礼》,在观众、高校青年学者和他那里,分都不算高的。而他们觉得高的,却没拿到大奖。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更有表达的权利,谢老也是。
《一个人的葬礼》剧照
但实际上,咱们电影节看多了,你会发现上述这种差异,可谓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小评审团制的电影评比中。有时候专业影评人的选择,和评审团的选择可谓大相径庭。就像在戛纳场刊中,当年《燃烧》《托尼·厄德曼》都是最受瞩目的作品,可等到一开奖,却是颗粒无收。
专业影评人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主要靠既有的评价体系。小评审团制的成员来自各个方面,制片人、导演、演员等等形形色色,你很难说一个演员评委能比场外的专业影评人更懂电影,更看得出电影中的道道。
所以,评审团成员,更多地依靠直觉选出自己所爱,尤其具有话语权的主席就更有个人的偏好。
《燃烧》剧照
同时,电影评选的过程中,少不了拉票游说,因此结果也更加扑朔迷离。
以上种种,相信都会造成评委会和专家大众的差异。希望大家对此保有平常心,习以为常就好。即便就如戛纳,今年获大奖的《钛》保不齐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当年颗粒无收的《燃烧》,在影迷心中才配得上真正的金棕榈。
评审团可以决定此时此刻,而经典还需要时间最终磨砺而成。
《钛》剧照
问题二,电影节到底要推选出什么样的电影人?
我觉得,谢老此次的发言充满真诚和热忱,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绝不是在“护犊子”,正如他所说,两部存在异议的作品《最后的告别》《一个人的葬礼》,导演都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过。
这让人也想到,谢老前段时间在豆瓣对张艺谋《悬崖之上》的批评,为此还受到不少人的“反击”——其实我想说,大可不必,谢老就是就事论事。
电影界的相互吹捧之风由来已久,谢老的逆耳忠言,只要说的有道理,就有价值。
这次,谢老有点替《孤注》的导演周浩和《浊水漂流》的导演李骏硕未获大奖鸣不平,但我们也需得考虑一个很实实在在的问题:FIRST到底需要捧出什么样的导演?
此次周浩导演入围了FIRST,大约是因为《孤注》是他第一次即将公映的影片,而除了这个理由以外,已经年逾五十的周导早就是纪录片界成名已久的大神级人物,就算来FIRST当个评审团主席我想也没有问题。
《孤注》剧照
而《浊水漂流》的导演李骏硕来自中国香港,之前也早已凭借变性题材的《翠丝》为华语电影圈所关注。
因此在我看来,《孤注》《浊水漂流》此次入围FIRST,更多地是为增加电影节展本身的吸引力,让片单和活动更加光鲜。
两位电影人早已有了各自的成长路径,而按照FIRST打造“FIRST系”电影圈、拓展创作产业发展链条的思维来看,自然还是张中臣、超凡两位新人导演更合适一点。
《浊水漂流》剧照
同时,电影节还需要在某种维度上,指向电影发展的未来,而并非影人之间单纯的技艺竞赛。
当年陈哲艺靠《爸妈不在家》一人力克王家卫、杜琪峰、蔡明亮、贾樟柯等四位超级大导,是因为他真得拍得比“四大天王”好?我想更重要的,是电影节需要拓展自己的格局,把掌声和机会留给承载业界希望的新鲜血液。
确实,相比较成年大导,青年影人更需要电影节。
《爸妈不在家》剧照
问题三,“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是重回电影“综合艺术论”?
谢老在本文中,最掷地有声的观点,还在于提醒青年导演重新思考著名导演张骏祥80年代的观点,“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
这个观点源自《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议上的发言》一文,发表在1980年第2期的《电影文化》杂志上。
当年,正值美学大争鸣的时代,留学耶鲁的张骏祥虽身为上海电影局的局长,德高望重,但电影学术圈仍然有郑雪来、余倩等不少理论家踊跃发出批评之声。
张骏祥(1910-1996)
客观地说,张骏祥阐述的过程还是采用了“扬弃”的观点,并没有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很多思想颇有见地。但受文化环境和西方思潮引入的影响,“电影就是电影”的本体论在批评界基本大局底定,因此今天回想起来,张的观点被过度简化为“电影就是文学”而被加以批评,似乎稍嫌过当。
谢老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亲历者,今天他重提“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我想绝不是要重回诸如电影“综合艺术论”的陈旧调子,而是看到了青年电影人的创作短板,以及电影节电影和市场严重脱节的现实。
就像他在肯定了《最后的告别》《一个人的葬礼》精致、出色的影像创造之余,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两部影片的情节、人物叙述均薄弱、凌乱,主题提炼含糊,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接受度”。
他说,“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就是让创作站在文学的肩膀上,尤其要在剧作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提炼”三大核心方面多下功夫。
《一个人的葬礼》剧照
坦白说,谢老说的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说的都对,但问题的症结在于:为什么很多青年电影作品仍然做的不够理想(这还是从数百部报送电影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第一,可能是表达的天赋不够,或者更进一步讲,受限于各种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很多青年影人将剧作进行电影化表达的能力不够。
很多电影的故事很好,听起来不错,但拍出来就很是差点意思,这缺得大概就是电影化叙事的能力。电影拍摄技术后天可以弥补,但表达的天赋如果缺失,就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第二,由于青年作者电影编导往往合一,处女作大多选择一些和自身记忆有关联的故事作为原型,往往是他们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观众。
感动自己容易,想感动别人,就要按照谢老说的,苦磨剧本立人物。
谢老提议,让导演和编剧分开,专业的事儿让专业的人干,对于独立电影而言,实际操作起来难度确实很大。毕竟青年导演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钱。买优秀的文学改编权,请专业编剧,都是不小的花销。万一拍不成,岂不真得把家里房子搭进去?
一种可操作的主流方法,是把故事类型化,更便于寻找投资,让观众引发共鸣。但独立电影的个体记忆和类型表达,能否有机融合,对青年导演而言着实是富有挑战的。
这方面徐磊《平原上的夏洛克》可以是大家参考借鉴的优秀案例。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最后,我尤其也要替青年导演们说几句公道话。独立电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其实也和国际电影节展的发展潮流有直接的关系。
青年导演想更好地“混”出来,在国际电影节的要求下,往往会在“议题”“美学”两大流派中做文章。这其中,“议题”是最容易操作的,也是风险最大的,大家看看现在世界电影节流行什么,再看看我们青年导演拍得是什么,你就知道差别在哪里。
所以,北大李洋教授在阐述所谓“新独立电影”中提到,“新一代的独立电影创作者已经学会了选择另外一个观察中国社会的合理角度,对情感和社会深度的探求转移到私人化的经验的把握和应对上,在自我、市场和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
只有拍“私人化的经验”,才是最安全稳妥的表达。
所以,假如你在议题这条路行不通,就要在美学上下文章——恕我直言,在电影语言和风格上竖立作者风范,这难度要比折腾议题大得多得多。
你看到某个镜头、某个段落,你能直觉地体会到,这是王家卫的风格、刁亦男的风格还是毕赣的风格、魏书钧的风格,真不是张张嘴就行的,大多数时候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想让观众过目不忘,有时候还需要在电影材质和电影语言上做出前人少有触及的新鲜大胆尝试,而电影节选片人策展人为了让节目吸引人眼球,也往往会在这方面特别给予关注。
比如电影里面是否进行了早期影像档案的调用互涉?电影与当代装置艺术有无关联?电影语言和叙事结构是否是暧昧开放性的?有没有独树一帜的视觉表达形式,比如论文电影、桌面电影、手机电影……
恰恰你看,没有多少人关注剧本好不好——或许,在电影节策展人选片人看来,剧本好这属于传统思维,不是引领前沿风潮的关键。
谢老在文章里坦言:“我并不是在非议本届FIRST影展的评委们的工作。我体会他们是在坚持以‘提倡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探索’为原则的评价主张。”
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
这几年,作为电影策展人、选片人,我承认我恰恰在看诸如王晓振《情诗》、杨平道《裂流》、大鹏《吉祥如意》时,往往可以获得更大的“惊喜”,而他们是谢老眼中足够具备“文学价值”的好电影吗?
我想着眼点不同,答案就不同。
《裂流》剧照
面对曾被群嘲的《伊比利亚的派对》,我也承认,如果让我做平遥选片人我大概率也会选择,因为那似乎更像是“电影节的电影”,而不是属于市场的电影。
确实,电影节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发现某种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当然,这本不该和受众的欣赏、市场的接受背道而驰。
像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耿军的《东北虎》都属于近期我看到的形式和叙事都较为均衡的作品。
《永安镇故事集》剧照
谢飞老师在豆瓣发出文章之后,我第一时间转发了,并评价说:谢老语重心长,不过独立电影往往就是反文学性的,就是“不好看”的。
但冷静一段时间,针对这个问题,现在我想,这当中可能不光青年导演要反思自己的短板,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拍电影,给谁拍电影——我们电影节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我们在挑选影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重什么?是面对市场,还是朝向未来?
毕竟,没有今天繁荣的市场,也就真无法奢望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葛格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