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原文标题:《明明在一起,却感觉不到爱|你可能陷入了“假性亲密”》,头图来自:《消失的爱人》剧照
前段时间,“假性亲密关系”登上微博热搜。
这是一种恋人处成室友,没有激情,也没有真正的情感联结,只有“空洞承诺”的关系状态;也是一种“在关系中逃避关系”的防御机制。看上去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却并不真正了解对方,也感受不到真正的亲密感。
我们做了一个相关征集,读者的故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在这份别人看起来很美满的关系中,我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孤独,还没法跟别人说,因为没人信。”
马上就要七夕了,今天我们详细聊聊“假性亲密”,给亲密关系打个假(也给过节的添个堵)。
明明在一起,却感觉不到“爱”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在演戏,那世上就再无灵魂伴侣一说,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灵魂。
——吉莉安·弗琳 《消失的爱人》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这个概念被提出,是在2014年大卫·芬奇的电影《消失的爱人》上映之后。它讲述了一个让人细思恐极的“爱情恐怖故事”:
在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尼克发现客厅留下了暴行的痕迹,而妻子艾米失踪了。警察跟随着现场的蛛丝马迹一步步深入,凶手却指向了艾米的枕边人——尼克。作为公众人士,艾米的失踪被媒体大肆报道,尼克也因为杀妻的嫌疑面临牢狱之灾。
而其实,这是艾米精心布置的一场复仇计划——报复的,是尼克不符合她期待的种种行为;目的,是为了让丈夫乖乖听话,完成她需要的“丈夫”角色扮演。
因为它用极端化的方式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关系问题:在一起,却感觉不到“爱”,这个电影被一些心理学家关注。《假性亲密关系》的作者小马克· B·博格写道:
这是一则亲密关系的寓言,它揭示了关系中最黑暗的元素。
他和同事们指出,假性亲密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
1)“看起来很亲密”:
也就是说,从别人眼里,这跟真正亲密的情侣并没有什么不同:关系双方跟真正亲密的情侣一样,关心、尊重对方,给对方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
2)“亲密”的目的,是“保持距离”:
这是它跟真正的亲密最大的区别,同样是关心、照顾彼此,真正的亲密和假性亲密的目的却很不一样——前者是为了了解彼此、走向进一步的亲密,后者却是为了避免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保持一种安全距离。
而因为“看起来很亲密”,关系双方也很难意识到自己处在“假性亲密”之中。
3)在假性亲密中,“扮演角色”比“认识真正的对方”更加重要:
假性亲密关系往往存在一个关系模板,比如“你出主意、我服从”,“我付出、你感恩”,双方在角色的期待下完成既定的任务,,一旦有人不符合这个模板,就会感到危险:比如电影中用极端手段让丈夫听话的艾米。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有一个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
他认为,完美的爱有“三要素”:
-
激情:跟浪漫、兴奋、身体吸引相关,简单来说就是你们是不是“来电”。
-
亲密感:跟稳定的依恋相关,比如跟伴侣定期的联系和关心,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提供情感支持。
-
承诺:决定跟某人建立正式的、排他性的关系,或者准备长期发展一段关系。
根据这三个要素分布上的不同,斯特恩伯格把人们的感情状态分成了7类:
1)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在一起很舒服,但没有激情也没有承诺。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友达以上,爱人未满”。
2)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来电,但不一定合适(不了解),也没有承诺。比如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和萝丝。
3)浪漫式爱情(激情+亲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比如《爱在黎明破晓前》中的杰西和塞琳娜 。
4)伴侣式爱情(亲密+承诺):少了激情,细水长流的老夫老妻。比如《金婚》里的文丽和佟志。
5)疯狂式爱情(激情+承诺):因为一时激情做出承诺,但并不了解彼此。
6)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没有激情,也没有情感依恋,双方只是为了履行承诺在一起。
7)完美爱情:三者都有。
博格指出,假性亲密者往往会经历这7种爱情中的“迷恋、疯狂、空洞式爱情”阶段。
一开始,ta们被彼此强烈吸引,继而做出承诺,却没注意到自己喜欢上的是那个理想化的对方;当感情回归现实,彼此真实的一面显露时,双方就会感到幻灭。
典型的模式就是:一方感到失望、委屈、“被骗了”,想要让对方回到“理想伴侣”的角色;而另一方感到被控制,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
因为双方都害怕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害怕承认关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他们就不能就这些问题进行真正的沟通,也没法真正的解决。只好共同建立一个防御机制,演好这场“亲密”的戏,以为这样就可以永远不用面对那些ta们真正害怕的事情。
“假性亲密”就这么产生了。
双方似乎都避免了爱情中的冒险,却也因此无法得到关系中最珍贵的那些东西: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深刻的情感联结。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在关系中逃避亲密”?
我们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将我们欠发达的"真实自我"埋在内心深处,以确保它的安全。
——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
真实生活中的感情可能不像电影里那么惊悚,但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么一种“假性亲密”的状态。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因为太害怕失去和被拒绝,抵御这份恐惧感就成了比面对真实更重要的事——所以,ta们会花更多的精力在抵抗感情带来的不确定上,而不是去建立真正的亲密感。
博格把这种“在亲密关系中逃避亲密”的行为,总结为GRAFTS表现:
1)Good:习惯于在关系中做一个“好人”。ta会用ta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有不满也不会轻易表达,这样就可以收到对方预期的回应。
2)Right:认为关系中存在一种“正确”,只有这样做才是尽到了角色的义务。比如对方觉得“男/女盆友就应该……”,于是竭尽全力满足期待。
3)Absence:在满足“好”和“正确”期待的同时,自己跟对方的情感需要是缺席的。它们往往被忽视,不被表达。
4)Funny:总是用开玩笑、回避真诚对话的方式“推开对方”、形成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这样既可以照顾对方的情绪,也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5)Tense:因为总是要维持这样的“好”和“正确”,关系中的人常常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紧张中,对另一方的情绪非常敏感,却不愿意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焦虑。
6)Smart:这里的“聪明”更多指理智。假性亲密者,不大习惯表达情感,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理性的应对模式。这可能会让一个人在工作中效率很高,但在亲密关系中,这么做也可能让ta远离关系。
《老友记》里,钱德勒就总喜欢用笑话抵御亲密,但他其实是因为父母失败的婚姻而恐惧亲密。
博格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展出这样的防御机制,跟幼年与父母等亲密家人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习惯“假性亲密”的人,在幼年时,往往是一个需要在情感上“照顾”父母的人。
鲍尔比在研究依恋模式时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强迫性照顾(Compulsive Caregiving):指在关系中按照他人需要“满足”对方的需要,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要。这种倾向就是来自童年跟父母的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时,得到了即时的回应,ta就会感到安全;但如果父母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被忽视、指责,甚至觉得这样的表达是不应该的。
但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抛弃,所以ta会想办法去维护自己跟父母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一种角色互换——本该被照顾的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照顾者”:
-
父母情绪低落,孩子想办法让父母高兴;
-
父母很焦虑,孩子就要掩饰自己的恐惧;
-
父母的自尊不稳定,孩子就要做点什么,让父母觉得自己有价值;
-
父母回应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就会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
在这个模式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会把“角色扮演”的防御机制转移到亲密关系中,表达真实的情感需要也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如何走出“假性亲密”,建立真实的关系?
从过往的关系模式中走出是不容易的,但并非不可能。下面是几个能够在日常帮助你破除防御的练习:
1. 在建立亲密之前,先探索自我
坦诚的沟通、跟另一半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是重要的,但这些都要基于你对自我的理解和接纳。换句话说,相比于快速地改善关系,把关系中的问题当成一个暴露自我发展议题、并从中成长的契机,可能是更优先、也更重要的事情。
尝试去记录当前关系中你最困扰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应对模式:
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你的情绪是?你做了什么?
当你看到自己的防御机制时,不要急着进行自我批判,要知道,防御也有它的作用,它在很长时间确实起到了保护你的作用。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为什么我会选择用这样的模式?它勾起了我对过往哪些类似场景的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
当你理解了这种防御机制,就可以以一个相对旁观者的角度重新思考:
这套应对方式现在对我还有帮助吗?有哪些理由可以说明,我现在可以换一种应对方式了?
当这些理由越来越清晰,防御就会慢慢松动。
2. 练习不防御的沟通
博格等人提出了一个4-2-4沟通方法,可以在冲突中有效卸除防御,实现共情:
1)列出一个当前困扰你们的问题,想象你跟对方在一张桌子上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桌子上有一道一分为二的线。
2)承认一个假设:你们双方都对这个问题负有责任,双方都应该承担不小于40%,不大于60%的责任。你们要从这个20%的中间地带开始谈判。
3)设置3分钟,由一方先发言,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负有的责任是什么。
4)在这个过程中,倾听的一方不可以说话,打断,更不可以指责对方,给对方贴标签。
5)另一方开始3分钟的发言。如果没有说完,依次类推。
6)不能用对方自我暴露的内容攻击和操控对方。
7)每个人在进行自我暴露时,都必须能够感到安全。
8)继续共享,直到双方对沟通的进展感到满意。
9)分享结束后,记录这次沟通带给自己的感觉,比如“暴露脆弱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发现了ta哪些我不知道的事?”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渐扩大自我暴露的区域,把表达情绪和情感需要变成一件自然的事情。
剧作家廖一梅曾经讲过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齿轮,我们都感到自己的不完美,感到自己的缺憾和需要。但天地间找不到能完全咬合的两个齿轮,他们会在碰撞中打掉自己的一些齿,然后在运转中慢慢磨合,当他们碰撞时,痛苦就来临了。
而那些不动心的恋人,他们对人保持安全的距离,只享受愉悦,其实他们就还只是独自旋转的齿轮。
去碰撞吧。毕竟,真实的联结或者清醒的分开,都好过待在自己的壳子里,瑟缩着的“安全”。
参考资料:
Maria Pedro Sobral,Development of the Fear of Intimacy Components Questionnaire (FICQ),October 2015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1):1-8,DOI:10.1027/1015-5759/a000238
M L West et al .,Parentification of the child: a case study of Bowlby's compulsive care-giving attachment pattern,Am J Psychother. 1991 Jul;45(3):425-31. PMID: 1951790 DOI: 10.1176/appi.psychotherapy.1991.45.3.425
Kyle Bourassa,Compulsive caregiving: 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in childhoo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April 20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8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