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中国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的感知,似乎处在两个维度。

一方面,在短短几年内,无论是智能手机的用户规模,还是制造水平,中国都达到了一线标准,我们甚至能自豪的说,在国内大量基于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创新,连大洋彼岸的硅谷都不曾有过。

但另一方面,智能音箱这个品类,在国内却并没有像 Amazon Echo 那样发展起来。对国内用户来说,这一品类仍然只是少部分人体验尝鲜的工具,没有发挥出如想象当中 Echo 那样的实用性。

这看起来是一件不好理解的事情,是用户没有使用习惯吗?但智能手机刚刚出现时人们也没有使用习惯;是家庭没有需求吗?但是语音交互在一些场景下的确比触控更加方便。

那究竟是为什么?智能音箱没有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产品,中国用户究竟需要什么?在国内互联网公司摩拳擦掌之后,智能家庭的终端要怎样塑造?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找到一把「钥匙」,打开一个家庭

能实打实的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就是产品成功的第一步。这一点,在 Amazon Echo 上体现的尤其明显。

2014 年,像大家熟知的,是 Echo 发布的年份,这是如今大家能够回忆到的智能音箱发展元年,但很多人可能忘记了这一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 Google 斥资 32 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大名鼎鼎的智能家居品牌 Nest。

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Nest 全称 Nest Labs,是一家智能家居公司,它的创始人是被称为「iPod 之父」的前苹果工程师托尼·法戴尔。在 2010 年成立之后,凭借设计极为出色的智能恒温器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它成为了美国科技行业受到关注的明星。

这款产品能够在不改变传统家电情况下,为家中的空调加入智能调节温度的功能,并且还拥有自学习的能力。用户只要在第一周使用的时候自己手动调节温度,之后恒温器就能获得并分析这些数据,然后进行智能的温度控制。

可以说,Nest 实际上已经为美国家庭打造出了一个智能家庭的终端设备,那时候即便大部分家电设备还没有智能化,但人们也已经有了家庭智能产品的初体验了。也正是这一年,Echo 诞生,由于它能够用语音来连接并控制 Nest 能力,一下子让人们有了「语音控制空调温度」的惊喜。

由于美国人的房屋设计,以及家电的使用习惯特点,实际上语音控制空调、电灯等设备要比自己去找到开关再控制来的省时省力的多,因此 Echo 从一开始,就让人们能够体会到家庭生活因为 Echo 而带来的便利,它实际上解决的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如何在人们家庭场景中,找到比传统交互更大的优势?而这一点,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 Echo 出现后,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答案,你可以更方便的通过语音控制家电,即便它们有些并非智能产品。

Echo 打开家庭的另一把武器就是音乐。美国人喜欢听音乐,对音频内容的服务一直都存在,而在家庭当中,能随时听到想听的音乐是一个重要需求。这一点,即便是智能音箱出现之前也存在。

Statista 此前针对美国消费者的智能音箱使用进行了调研,根据其报告,用户在智能音箱上进行最多的三项行动分别是「普通问题」(60%)、「查询天气」(57%)和「听歌」(54%)。可见,美国用户对于音乐服务的需求量是 Echo 能够成为家庭必备品的重要原因。

另外,根据研究机构 Voicebot 发布的消息,截止到 2017 年 7 月 2 号,Echo 的技能已经突破了 1.5 万种,但从用户的点评数量来看,大量应用处在无人问津的层面,而头部集中的十种技能中,有五种技能都是和声音内容相关,比如「播放催眠或者放松的声音」、「播放短的睡前故事」、甚至是「雷声」,这些声音需求至少能看出另外一点,那就是智能音箱在卧室发挥了不小作用。

智能家居的使用习惯+音乐服务,这两个核心打造出了一把打开美国家庭的钥匙,Echo 在美国受到欢迎也就可以理解。

美国的钥匙和中国的门

在美国,Echo 发展的这两个重要原因,原封不动放到中国以后,却略显尴尬。

首先,智能家居在中国,概念接受上并不如美国那样高,尽管在近两年,人们也开始陆续用上了各种智能产品,但还是逃不过碎片化,分裂化的趋势。很明显的一点,你不能在米家 app 上去控制其他其他品牌的家电,也不能用阿里的智能音箱来控制米家的产品。

这种分裂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国内家电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原本就没有那么迅速,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自己去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圈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不论是 BAT 还是京东,对于 Amazon 用 Echo 建立的生态闭环,虽心向往而不能至,但都还要再进行一番尝试,在今年的节点上,这些公司都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另外,美国人喜欢的家庭音乐方式和中国也有差异。「在中国和美国的音乐消费方式是不一样的,美国人听音乐喜欢流媒体形式,中国却是点播式,所以美国对语音需求不是特别高,中国的消费者就会很高,一两次识别失败之后,可能大家就会失望不再用了。」深圳米唐科技创始人&CEO 宋少鹏和极客公园分享了他的一些思考,「美国人有音乐付费的习惯,他们愿意为音乐内容埋单,这在中国经过了很久才慢慢形成认识。」

米唐科技早在 2014 年就开始探索音箱交互上的可能性,在 Echo 诞生的那一年,米唐科技研发出了具有独创交互性的智能音箱 Sugr Cube,不仅在外形上采用了极简设计,尽量避免复杂,在交互上同样具有创意,通过触控和倾斜的方式,让人们用最触手可及的方式享受音乐,Sugr Cube 还荣获了 Kickstarter 编辑推荐奖。

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作为中国首家获得 Spotify 认证的公司,2016 年,米唐科技还与 Amazon 达成合作,成为 Amazon 认证的 Alexa 系统方案商,他们研发出一套完整的,软硬结合的语音交互产品解决方案的 Sugr Sense,并在今年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在音频交互和产品体验上的多年探索,宋少鹏认为,在中国,音箱要想作为智能终端来控制身边的一切,这个交互场景是怎样的,这个需求到底有多大,路到底怎么走,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摸索:

「中国和美国的家庭环境很不一样。美国人的房子大,手动去控制开关没有语音来的方便,但是国内,屋子没有那么大,手动去控制开关也不麻烦。厨房也是这样,美国的厨房做饭不像中国那样吵,在厨房里用语音交互也会更自然。」

在他看来,在中国这片战场上,想要成功地教育市场、培养人们的使用习惯,也许就需要些有别于 Amazon Echo 的切入点。用本土化的方式解决中国人会遇到的问题,会是一种不错的渗透方式。所以我们能看到市场上,开始了不同的探索方式:不论是从购物,交话费来满足需求的天猫精灵 X1,还是从内容上进行深度结合的小雅 AI 音箱,都是在国内的尝试。

这些不同的细分场景、从不同路径来让音箱「听懂」用户说话然后反馈的能力,就是一种开启「让万物听说」之门的能力,而这,也许是智能音箱们真正能在国内落地的能力。

中国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智能音箱?

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那把钥匙

《哆啦 A 梦》有一个情节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主人公大雄总是丢三落四忘带东西之后,哆啦 A 梦就从自己的众多道具中,找出了一罐神奇的喷雾,能让身边的物体都有说话的能力。

于是,当你再忘记某个东西放在哪儿时,这些物品会主动回应你。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初对于智能音箱这一形态的刻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当你需要的时候,能满足你的需求。

所以,放眼今年开始的智能音箱又一拨热潮,我们也许不仅仅应当有一个更重要的认识,那就是国内的环境下,音箱的功能不必高大全,在基础功能如设定闹钟,日历提醒,查询天气这些之上。再去尝试更加面向细分用户的功能。

而一旦确立了细分的功能之后,人们才会有可能会习惯于智能音箱产品。就好比要听小说,听故事,你需要的就是一个专注于内容读物的音箱,你需要的是购物,就需要更专注于购物的音箱。「万物听说」的第一步,其实是避免高大全但是却模糊不清的功能,让人们理解音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许会有更直观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9063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4日 07:27
下一篇 2021年8月14日 07: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