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导读
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17年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夏季达沃斯论坛是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盛会。在为期3天的年会中,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嘉宾围绕推广“以人为本的技术“、“引领持续再创造“、“创造可持续系统“、“应对地缘经济变化“等四个议题展开200多场会议讨论,为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建议。
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克强总理在致辞中发出了哪些最“强”音呢?
――1――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更加便利地创业创新创富。
――2――
谈全球化: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
推动包容性增长,必须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都从全球化中受益,当然也会遇到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是应对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走路崴了脚,就怪地不平,不再往前走了。
――3――
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
中国政府首先坚持把就业置于发展优先位置,因为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谈不上包容性增长,增加收入、创造社会财富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近四年来中国新增城镇就业5000多万人。有国际权威机构把中国的就业表现列为世界各国第一。
――4――
双创让更多人改变命运有了机会
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厚植社会创业创新的沃土,取得的成效超出预期。中国的创业创新,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各类创新主体携手合作,有力促进了转型升级,也让更多人改变自身命运有了机会,拓宽了社会纵向流动渠道。
――5――
内需已成为中国经济响当当的顶梁柱
中国经济增长正从过去过多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和内需支撑。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64.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1.6%,占了半壁江山;经常账户的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下降到1.8%,内需已成为响当当的顶梁柱。这些重大转变,凸显了中国经济质的提升。
――6――
放宽一些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
中国将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的市场准入,放宽一些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推进和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支持政策上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企业登记环节将全面推开内资和外资一个窗口办事并限时办结。
――7――
中国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
中国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尽管在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但我们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些领域的风险我们发现了,也会及时处置。目前看风险总体可控。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些风险点逐步化解。
在全球瞩目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总少不了一支“经济国家队”,他们是来自中央企业的企业家,也是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央企负责人!下面,和小新一起来听听来自达沃斯的央企声音。这次,他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又提出了哪些真知灼见?
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
新一轮能源革命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
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清洁的动力基础,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一轮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将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未来,人人都是能源使用者,人人也都可以成为能源提供者。
实现清洁技术革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是,打造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新一代电力系统。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一家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领域不断突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中国的能源转型任务比任何国家都艰巨,决心也更大。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装备等5方面综合优势,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显著优势,国家电网公司不仅在中国建设了20项特高压工程,而且已经将特高压技术出口到巴西。
中国电价总体水平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国家电网公司通过电力市场的自由选择,通过改革等方面着手促进降费、降价,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给企业减轻能源的负担,再通过提质增效,内部挖潜,扩大电力市场的消费。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宏
投资发展中国家,用商业模式隔离风险
全球工业化的转移从十年前就开始,上一次全球化基本上形成了“消费在欧美,生产在中国”的格局。随着整个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现在不发达的国家未来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生产地。南美可能会成为北美消费的重要生产地,非洲可能会成为欧洲的重要生产地,南亚可能成为中国的重要生产地。
招商局的业务主要沿着市场转移的方向走。近十年来,南亚、非洲、南美的投资是重点。招商局在发展中国家拓展业务主要由几方面考虑:第一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我们的资本和技术;第二是在发展中国家具备优势;第三是发展中国家是个巨大的市场。这些地方的投资会有一些风险,但是设计好的商业模式、找到共同的利益,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而且作为产业投资者,应该要看得更长远。
招商局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怎样才能具有可行性。发展前景很好,但不能排除不确定性,政治风险、商业风险,都要通过商业模式来隔离。操作层面上,首先是战略的选择,在哪个国家投资、做什么类型的投资、做什么业务、怎样找到利益共同点;第二,设计好商业模式。国际上的要素价格不一样,在中国成功的案例在国外不一定成功,要设计出一个让投资者和债权人接受的商业模式;第三,如何匹配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强
国有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聚焦主业,规范治理
这次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就是对国有企业界定功能,国有企业分为大的两类,一类是‘公益类’,一类是‘商业类’,宝武集团是商业类,在充分竞争领域。”宝武集团是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背景下,由原来的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联合成立。两家企业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些功能,诸如生活服务、学校、医院等。在这一轮改革中,就要把有的功能还给政府,有的业务交给专业的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分类,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聚焦主业,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国字号”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这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多是在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就宝武集团而言,公司层面更多的是管监督,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下面的各二级公司,充分授予他们决策自主权,同时激励也是充分的,实行利益分享机制。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中央企业责无旁贷要加快推进、加强研究。对钢铁企业而言,目前在矿山投资领域已经走出去,产品也要走出去。下一步要推进先进产能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或许有投资的机会。
中国去年消费钢材7亿吨,进口量只有1000万吨,其中,本土不能生产的大概就三、四百万吨。目前,无论是造航母,还是生产汽车,包括建筑等,不同领域所需的钢材,中国钢铁企业都能提供。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2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