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流程是怎样操作的?以下是对此的一些理解!!!
在转企业改制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因事制宜,大胆创新,既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既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又要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既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既要统筹兼顾,认真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又要稳步推进企业改革。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流程是怎样的?
其一,依法开展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
(1)改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改制单位申请资产评估立项后,由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改制单位进行资产评估。
(2)对于涉及改制企业产权界定、产权交易、资产处置方案制定、改制企业股权结构设置、资产转让等方面的行为,应由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以保证改制、重组过程的合法性。
(3)加强民主监督,资产评估结果、处置方案等应提交职工大会审议。
(4)对于转制过程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理。对转制、改制过程中隐匿资产的,一经发现,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与改制单位合谋舞弊、弄虚作假、隐瞒不报、造成重大疏漏、严重误导等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侵害其他产权主体合法权益的中介机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其二,改制方案的制定应坚持“三公”原则,实行职工民主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一样,其改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事先向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它不仅在政治上保障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制度上实现了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件工作做得不好,往往会影响到改革的正常进行,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其三,根据单位不同情况,确定企业的组织形式。
因为事业单位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复杂的特点,所以在转制、改制过程中,不能对改制单位的形式作“一刀切”的规定,而应根据各单位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其改制形式;从产权设置上讲,也不能片面强调国有资本的全部退出,而应根据各单位的不同情况,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国有资产,并在允许经营者持大股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实行股份制改造。
其四,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真正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实体,因此,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保障企业未来的正常运行。
建立转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A)依法建立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定具有明确可操作性的公司章程和议事规则。它首先从制度上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顺利运行的保障。
(B)在企业内部实行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一般而言,公司应尽量将董事长、总经理分设,限制董事会中经营人员的数量,防止形成“内人控制”的现象。
(C)健全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中设立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并由外部监事作为监事会的主要组成人员,依法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经营层的监督。
其五,建立新型的内部用人制度。
构建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对企业经营者来说,短期激励薪酬与长期激励薪酬应结合起来,可采用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对员工来说,除实行岗位工资制度外,还可根据条件适当调整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上述是关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
》》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问题,欢迎致电中略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26971.html